“孩子英语学了这么久,就是不说不读怎么办?这样学习到底有没有效果?孩子终于开口了,语法句式错误、单复数不分、时态不对,主谓颠倒,要不要纠正?真是愁skr人了……”
在英语启蒙的初期,孩子不愿意开口的现象令家长们感到十分担心和焦虑。然而,若能了解口语发展的阶段性,家长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孩子在学习任何一种新的语言,就像走楼梯上台阶一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走才能踏入新的一层。而口语发展五大阶段中的第一段是“沉默期”。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克拉申)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在习得母语时,会经历一个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不是突然张口的,而是经历了一年左右的听力输入才积累而成的效果。孩子在听爸爸妈妈说话一年左右后,会蹦出两个词语:“baba、mama”。
沉默期在二语习得时同样适用,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同样会经历一个沉默期。这个沉默期因人而异,一般会在4~6个月,慢的则需要半年以上或更久。在学习者能把大量的内容逐渐内化,达到一定思维能力和有足够的自信前,不应该开口说外语。渡过沉默期后,有计划、有步骤的输出才可以开始进行。
沉默期的表现:
(一)无论家长或老师如何引导,孩子就是不开口、不愿意参加英语活动;
(二)孩子语言接受慢、学得慢,花费了很长时间却只会说几个单词或几句话;
(三)家长让孩子进行输出时,孩子的反应却是很排斥。
那么,处于沉默期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引导呢?
(1)给孩子有趣、可理解、足够的i+1输入量。
注意语言材料的重复性。通过重复的听力练习,增加孩子的语感,以及加深孩子对词语、句子的感知和认识,这也是我们我们要多听、反复听、磨耳朵的原因。
(2)语言材料要有趣味感。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因此可以给孩子提供既感到有趣、又能学习的语言材料,例如:有趣的英语升级游戏。在此可以推荐一个配音的APP:“伴鱼绘本”。很适合起步阶段的小朋友,从level 0开始,一步一步升级,循序渐进,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3)不勉强、不逼迫、多鼓励、要包容
由于每个孩子性格不一,沉默期的长短也不同,因此老师和家长要耐心的悉心引导,不可操之过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英语有了兴趣,才会有更多的输入。
</p>
“如有收获,可点击这里支持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