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突破100亿!文化大数据交易在深圳跑出“加速度”

日前

由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独家承建的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

线上平台交易总额

已突破100亿元



2022年8月底

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

正式上线

深视新闻记者注意到

2024年11月

平台交易额首破10亿大关

2024年12月

平台交易额突破30亿元

紧接着,短短2个月后

交易额猛增3倍多

突破100亿元

文化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深圳文交所将文化大数据的资源端、生产端和消费端紧密链接,构建了“数实结合”的新模式、新场景。同时,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通过创新的“专网交易+互联网分发”模式,成功孵化上线了十余个应用场景交易中心子平台。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主任塞夫表示,这一举措不仅精准契合了市场发展规律,还高度匹配了消费侧的实际需求,从而有力推动了交易量的井喷式增长。


塞夫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是一个新起点,我们将以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核心引擎’为目标,推动文化数据从交易向治理,从流通向创造的跃升。”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钟雅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深圳在文化数字化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我们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地生根的重要成果。


“它为全国文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为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彰显了深圳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的强大引领力。”钟雅琴说。


平台的新模式、新路径激发文化资源市场活跃度



目前,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已孵化的10多个上线应用场景交易中心子平台,囊括黄金首饰珠宝、文化艺术品、文化IP、数字认证、影视要素等文化产业行业垂类平台交易生态。


与此同时,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还建立了福建、山西、山东、四川、景德镇以及油画、陶瓷等数十个区域和行业类专业中心、线下文化体验中心,搭建起“数实结合”的交易场景。





(图源 /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郭建勋表示,在深圳文交所这样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国家级平台托管,为作家提供了更灵活多样的收益方式,也为大家的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渠道。


深圳文交所文化产权交易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也极大地激发了文化资源的流动性和市场活跃度。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马顺先表示,平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直接面向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窗口,极大地拓宽了作品销售渠道。此外,平台对原创艺术的重视和保护措施,让人能够更加专注于艺术创作。


作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积极打造产业支撑平台,成立了数字文化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集学术研究、产业赋能、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价值转化于一体,推进文化要素交易、科技应用、金融服务“三轮”驱动与标准引领,以“产学研转用”五维联动的创新模式。


深圳文交所将继续深化平台功能 探索出更多应用场景



2010年4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注册成立。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由中宣部等九个中央部委联合审批成立,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控股并负责运营,定位于全资国有的文化产权要素交易和文化产业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文化要素交易市场。







近年来,深圳文交所整合数字生产线资源,逐步推出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包括线上元宇宙应用场景、线下应用场景体验产品、IP服务生态产品、大数据智能服务以及AIGC智能服务产品等。


同时,依据国家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提出的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的要求,深圳文交所还将全力筹备全国中心的“四链路闭环一体化”的入表+交易服务产品。





(图源 /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据介绍,深圳文交所正积极推动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区域文化大数据专业中心和文化体验中心,以进一步激活各地文化资源。塞夫还提到,未来,深圳文交所将继续深化平台功能,探索更多文化大数据应用场景,推动文化数据资源的交易和应用。


从30亿到100亿,数字快速增长的背后,不仅是市场规模的跃升,更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关键跨越。


未来,随着文化数字化探索的不断深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有望进一步激活万亿级文化数据要素市场,成为推动文化强国的重要引擎。





来源 / 深视新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2

纯粹路过,没任何兴趣,仅仅是看在老用户份上回复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写的不错,配图再多点就好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