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武汉企业研发“带大脑的”无人机,信号差也能传输画面



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通讯员吴迪
当屏幕数据显示无人机到达500米的高空时,它已经变成一个极小的黑点,几乎“消失”在蓝天里。研发人员倪超面前的电脑上,无人机传回的图像也是一片模糊,建筑、道路全部变成大面积色块。



蓝色方框移动到哪里,哪里的画面就会变清晰。
是图像传输失败了吗?当倪超将鼠标移动到画面中,一个蓝色方框随之在图像上移动,框内的画面忽然变得十分高清。简单寻找后,他很快发现一个指甲大小的银色方块和5个小白点,这正是测试现场一张只放得下4台电脑的小桌,以及坐在一旁的5位测试人员,他们的经纬度也在画面上不断更新。
“这些都是无人机经过‘思考后’传回的最有用的图像,就像是一台自带‘大脑’的无人机。”倪超向长江日报记者解释。



研发团队正在对吊舱进行测试。长江日报记者 何晓刚 摄
6月18日,鸣飞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正在对这款“带大脑的无人机”进行冲刺研发,保障产品顺利交付。
记者看到,无人机所带“大脑”其实是一个只有抽纸盒大小、挂在无人机下方的吊舱。它可以在信号差的情况下传回吊舱的全景高清图像,也可以在没有外界定位以及没有通信的时候,通过自带的地图,自行分析比对图像中人、物所处位置,确定其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再传给地面人员。在灾害现场与外界断联的情况下,这款吊舱可以发挥巨大的探测导航作用。
“实现该功能最关键的技术,来自鸣飞伟业的自研算法,它就是‘大脑本体’。”鸣飞伟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梦奎介绍。市面上许多无人机都只是“带着眼睛”飞,需要把拍下的图像全部传回,再由操作人员进行分析。然而,越高清的图像数据量越大,传输越慢。一旦无人机飞到深山等信号弱的地方,它拍下的图像就很难传回技术人员手中,甚至连无人机都“飞丢了”。
鸣飞伟业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创新研发的“低带宽0延时传输”功能,解决的正是这一痛点。借助自研算法,地面人员可以指挥吊舱只传回最有用的画面,省去大量无用细节。“同样的高清图像,它传输带宽的要求更低,传输速度也比普通设备快20倍,为国内最快水平。”倪超说。



连日来,鸣飞伟业研发团队在武汉周边多地进行试飞,随时调试。长江日报记者 何晓刚 摄
研发团队同时还在完善吊舱的“自我定位”功能。倪超介绍,搭载该吊舱的无人机有一套内置地图,摄像头“看清”地貌特征后,吊舱会将地貌特征与内置地图相比对,从而计算当前位置的经纬度。“就像普通人看到黄鹤楼,立马就知道此时身处武汉市中心一样,这一技术让无人机在失去外界定位和通信指导的情况下不丢失,真正实现‘无需操控、自动探测’。”倪超介绍。
今年5月,搭载“低带宽0延时传输”功能的首批吊舱陆续交付,并已应用到地方应急救援演练中。据介绍,当无人机飞行高度为300米,飞行速度每秒10米内,无人机自我定位与实际定位之间误差仅在2米到3米之间,而目前业内的误差范围是10—15米。
倪超表示,无人机飞行高度越高,计算得出数据会更加精准。新产品现已经连续测试了20余个周期,均达到其设计要求。“这将是行业内首个集全景展示、低带宽0延时传输技术、目标识别技术、地形匹配技术等功能为一体的吊舱。”
【来源:长江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林檎彡 2024-6-21 07:00: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楼主快出来写点实战经验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光宝 2024-6-21 12:09:05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好帖必须得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