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2024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600)对ChatGTP人工智能及自动化的思考

来源:语文阅刊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期火爆网络的ChatGTP成为热议焦点,人工智能及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未来必定会给我们的生活提供诸多便利,人类的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会忌惮人工智能的发展,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很多工种会被代替,造成大量失业;人们的隐私也受挑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ChatGPT横空出世,引爆全球。人工智能话题再次引发世人热议,而这一次ChatGPT推动的人工智能时代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带给人类的影响都要深远。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作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ChatGPT对于人类来说,可谓利弊共存,ChatGPT只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从ChatGPT看到人工智能之于人类的影响。从积极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必然会提高效率,节省大量时间与成本,生产力必然会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在一段短暂的停滞期后迎来巨大飞跃。人类会借助人工智能,到达一个更崭新的时代。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ChatGPT给人类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增加失业人数,隐私受到挑战等只是目前我们能想到的弊端,随着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究竟是人工智能控制人类,还是人类控制人工智能,可能会提上我们思考的日程。此外,“后人类”时代下,人工智能的野蛮生长,若没有一致的立法监管,则将面临诸多挑战。当下,已有人运用ChatGPT生成攻击程序对抗国家网络。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会给现有的生产秩序造成不小的冲击,有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
当然,面对人工智能,我们也没有必要夸大其对人类的危害。李开复曾说,“虽然AI很强大,但仍有无法克服的短板与弱点。”因为人工智能毕竟是机器,没有情感,自然就没有同情心、创造力等人类所特有的优势。ChatGPT虽然能瞬间给用户提供答案,但依靠的毕竟是现有的人类数据库。基于数据整合的产品只是汇编,而非真正的创造。正如再多马车的叠加也不可能变成火车一样,数据的整合汇编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独创。因此,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只是那些缺乏情感和创造力的工作。人工智能发展倒逼人类反思自我,努力学习,争取掌握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技术,避免被淘汰。至于隐私等问题,随着法律不断完善,自然也会找到应对之法。
写作时应当展开思辨,不一味肯定而盲目狂欢,也不要全盘否定而走向悲观的反科技主义道路,而要基于正反分析后得出理性而中允的结论。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以辩证视角让人工智能为我所用。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的普遍运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工智能正在各领域大显神通,为我们减轻负担、为人类带来福音。二、但其存在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人工智能发展目前并不完善,不仅在某些领域造成困扰,而且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更有甚者将挑战人类的伦理道德、法律底线、文化沉淀。三、只有以辩证视角看待人工智能,使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帮手而非杀手,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各司其职,我们才能拥有更和谐的社会,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立意:
1.紧跟时代步伐,迎接AI变化。
2.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3.君子使物 不为物使。 
4.新科技时代,理应学会独立思考。
5.“兼收并蓄”,不断提高辨识和利用科技的能力。
6.不要在人工智能与信息洪流中迷失自我。
【范文参考】:

人工智能:福祉与隐忧

如同蒸汽机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也正在为我们的未来描绘一幅全新的图景。然而,如同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一样,人工智能的崛起也引发了人们深深的忧虑。
首先,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疑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还是自动驾驶、智能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工作中,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能够承担起许多重复性的、繁琐的任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制造业中,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很多危险或者高强度的工作,从而保障了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然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失业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许多传统的、重复性的工作都将被机器所取代。这无疑会给许多人带来失业的威胁。同时,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社会中,人们将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和职业需求。
除了失业问题,人工智能的普及还带来了隐私问题。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我们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大量收集和使用。虽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被滥用的风险。如何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个人信息,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然而,对于人工智能的忧虑并非全然的恐惧。这种忧虑实际上是人类面对新技术的一种本能反应。如同我们在看到火车、汽车等新发明出现时也会感到忧虑一样,人工智能的出现也让我们面临着未知的挑战。但历史告诉我们,这些挑战最终都会成为人类进步的动力。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普及无疑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该积极应对。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例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规来规范人工智能的使用;企业可以在技术和应用上做出创新来保障工人的就业;个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工业时代的来临;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信息时代的来临。面对这个全新的时代,我们既要有享受便利的决心,也要有应对挑战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时评赏析



科技发展要基于人的尊严和宪法共识

2018-12-03 09:19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韩大元



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风险,必须选择一个根本性的制度安排——
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宪法与科技的关系问题。我的基本学术立场是:科技发展要基于人的尊严和宪法共识。任何时候,无论以任何理由,把人性边缘化而取得的任何一个辉煌、任何一个所谓的成果,都不符合我们所追求的法治理想,更不符合社会共识。
将宪法价值与科技价值加以平衡的重要平台就是宪法
任何时代科学技术都有双重性,既造福人类,又损害人类。比如,手机一方面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但是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尊严保护、隐私权的保护带来了风险与挑战。如果不加有效控制,将导致人的尊严的边缘化。因此,要控制科技的非理性。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保护人们应有的尊严,消除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或者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个制度安排,而这个制度安排就是“宪法治理”。
在这一点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和宪法发展历史是大体对应的。没有宪法保障,很难有科学技术发展;没有科学技术推动,宪法也会失去动力。将宪法价值与科技价值加以平衡的重要平台就是宪法,有了宪法共识才能让人类继续生活在自由、幸福、有尊严的环境中,确保人类永远主宰未来,而不是由技术来主宰人类。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可以关心五十年、七十年以后的事,但为什么要关心一百年以后的事情。答案就是,如果不以宪法控制科技的非理性,一百年以后我们将面临无法想象的社会。去年微软公司已经宣布,他们将发明AI+基因改组技术。通过基因改组,人的寿命将会越来越长,也许能活到一百二十岁、一百五十岁。但是如果大家都活到一百岁、一百二十岁,人类会怎么样呢?地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是有限的,大概是90亿,不能超过95亿。如果人类的老龄化到了社会无法承受的时候,人类的生存空间也会出现问题。我们是否需要靠技术无限制地延长人的寿命?这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值得我们再思考。
宪法与技术发展之间存在着冲突,将带来日益严峻的整体性变革
无疑,科学技术给人的尊严带来了一种不确定性。我们所追求的宪法和社会发展之间,特别是与技术发展之间存在着冲突,而这种冲突将带来日益严峻的整体性变革。最令人忧虑的是,科技系统和经济系统在相互结合以后,出于经济利益的追逐而使矛盾日益激化升级。一些公司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未必充分考虑人的隐私和人的尊严问题。在不断涌现的科技面前,或者新的科学技术面前,如何始终确保人类主体性人格的自由发展?面对这种风险,法治应该如何应对?这确实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宪法课题,必须寻求宪法共识,用宪法的价值来约束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
把科学和技术放在一起简称为科技,特别是把二者混为一谈,这是不准确的。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它永远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它是创造思想、创造知识的,而创造的知识怎么用才是个技术问题。所以用科学来约束技术,实际上是要明确创造技术的目的与正当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创造它。这个价值要约束到技术的具体运用中,所以技术偏向非理性,科学则偏向理性,但有时候也有非理性之处。简单把科学技术放在一起的时候,必须倍加小心,以免因过度强调技术而丧失科学的理性约束。如果把技术(如人工智能科技)加以神化,搞目的崇拜,自我降低人的主体性,自愿成为一个客体化、工具化、边缘化的存在,那令人自豪的、有尊严的、有机生命的人类文明史将宣告结束。这样的生活情形谁都不愿意看到。
宪法该如何控制科技发展的非理性
技术永远是手段,人永远是主体,应该期待人类主宰技术的未来,而不应该让技术主宰未来。为此,通过宪法所建构的共同体,必须有一个最低限度的价值共识,即人的尊严。没有这个价值共识的话,我们所有的文明成果都会被边缘化——为了得到某个利益,我们可以失去任何利益。人作为法律保护的主体,特别是受宪法保护的主体,其权利必须由国家来保护。如果个人自己放弃所有的权利,那只是个体的选择,但是作为公众而言,宪法应该履行维护共同价值的使命,这才是我们未来让宪法具有共识的一个趋势。对人的尊严的维护最根本的制度安排就是健全的宪法体制。宪法共识的力量,可能是我们未来应对科技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法律制度和价值的理念。
那么,宪法该如何控制科技发展的非理性?从理论上讲,科技发展的目标首先要符合宪法,宪法的基本价值要求人不能被边缘化、工具化、个体化。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让人成为一个主体,而不能说因为某项科技的巨大发展使人变成了一个客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只能放弃发展这项科技。比如,化学武器、自主性武器是不能开发的。
其次,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即技术开发的类型化。什么领域的技术可以开发,国家要不要支持,要不要设立科研项目等,要经过一个价值的衡量。有些技术绝对不能开发,有些技术可以开发,但是投放市场转化要受严格的约束,即使是市场上应用的科技成果也要严格地控制,这才能够减轻人类基本的风险。
再次,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不仅仅局限于这个主权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要建构一个良好、和平的国际秩序,每一个国家都通过宪法来建构和平权与发展权。只有通过宪法建构和平的秩序,才能够减少世界范围内正在承受的核武器威胁。
总之,在当代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科技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的世界面前,我们要更加珍惜人类文明的价值,更加重视宪法功能和宪法价值,更加强化宪法的价值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和人的尊严的价值,让宪法真正成为这个时代最具有价值共识的最高法、高级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要依赖宪法发展,要通过宪法凝聚共识,全面实施宪法,才能使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真正落到实处。







AI用途千千万,不包括作弊工具这一项

作者:芦 樵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2023-06-01 12:42



不断输入指令,通过人工智能应用生成框架、拓展内容,得到一篇5000字左右的完整论文,全程不超过30分钟……据报道,近期网上一些商家推出“AI代写论文”服务,并形成灰色产业链;一些高校学生借此走捷径、抄近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写作业、写论文。这也引发人们思考,AI代写是否属于学术不端?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应用AI辅助学习?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生物智能由大脑的神经网络所产生,那就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构造神经网络,再训练人工神经网络产生智能,进而利用现有信息创建新内容。过去半年,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纷纷涌现,引来广泛关注。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一些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形成了类似人类的“智能”,而且水平随着训练量增加还不断提升。有用户发现,这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的论文不仅专业范十足,而且查重率很低。


一些不法商家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做起“论文代写”生意。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尽管AI生成内容没有人类作者,作品版权归属AI系统的设计者、所有人还是使用人,已成为法律界热议话题,有待法律明确规定。但可以明确地是,学生将AI生成的论文直接署上自己的名字提交,属于学术作弊与造假,有悖基本的学术道德和诚信原则。


不法商家靠此挣黑心钱,相关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打击。就高校而言,已有一些学校禁止学生在论文中使用AI生成的内容。治理相关问题,需要更多高校院所明确AI使用的界限,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让学生知其所止。此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具有检测AI功能的程序已经问世并不断完善。更好利用技术手段,有效识别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才能更好制止相关学术不端行为。


人工智能不应成为作弊工具。但无可否认,人工智能对于学习研究仍然具有重要作用。身处数字时代,学习了解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技能,更能提升使用者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作为工具而言,尽管现实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仍然存在“车轱辘话”“前言不搭后语”等问题,但利用它启发思路、翻译外文、搜集文献、生成代码等,利用它帮助实现想法、承担更多基础性重复性工作,对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仍大有裨益。


面对有问必答的人工智能,人们不免会重新思考学习的价值。事实上,自然语言生成模型虽然“学识渊博”,但只能对单词、语句的常见组合和搭配进行模仿,不能理解其内在原因和逻辑。近来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亮相,更证实了持续学习对于人类智慧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知识未必都有机会应用,但思维得到历练,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与AI不同,人类并不是在人为划定的语料库中学习静态知识,而是在持续变动的复杂现实中自主思考判断,应对人工智能无法应对的变化,进行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具有原创性的工作,最终还是要依托人类的思想、灵感、积累、探索来完成。做好学术科研,人类仍偷不得懒。


科技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会给身处其中的个人带来巨大影响。尽管有些知识会过时,有些职业在消失,但科技造福人类的趋势没有变,知识与创造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的趋势没有变。在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既要通过学习更好驾驭人工智能这一工具,也要避免为物所役、减少了主观能动性。拥抱变化,明确边界,人工智能就能更好为我所用,为人类带来更多惊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