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人工智能

xzk123 2024-4-30 17:06:4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对于人的思维模拟有两种方式,即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结构模拟是仿照人脑的结构机
制,制造出“类人脑”,但是人脑是一个极端复杂的系统,现代科学目前尚不可能对其进行结构模拟。所以,人工智能实际上只是对人脑思
维的功能模拟。思维功能模拟就是指用机械的、电子的方法模拟和复制人脑的某些功能。
人脑思维的功能模拟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电脑机器装置的物理运动,从功能上模拟人脑的神经细胞的生理活动。人脑的神经细胞通过
神经脉冲,传递“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电脑则利用电脉冲,以“接通”和“断开”两种状态,采取“1”和“0”的二进制方式对这种传递加
以模拟。一是以电脑的信息过程,从功能上模拟人脑的精神活动。可以把人脑的思维过程和机器处理信息的过程分为五个相应的部分:用
机器的输人器模拟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用机器的存储器模拟人脑对信息的记忆功能,把已经接收的信息
积累起来,以供随时使用;用机器的运算机模拟人脑对信息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用机器的控制器模拟人脑的调节、指挥作用,以调
节各方面信息,指挥各项指令正常进行;用机器的输出模拟人的效应器官,用以输出信息。
人工智能的出现极大地突破并弥补了人脑在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发展了人的意识活动本身的能动性、创造性,提高了人类改造客观世
界的能力,造成了人类意识的新的存在形态和进化方式。但是,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人脑,完全代替人脑。因为人工智能和人的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思维的心理素质。人工智能只是人脑的模拟,它只是由一些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和线路
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工智能纯系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而人类意识却
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永远也不具备由人类的感情、直觉、想象、猜测等心理活动所构成的精神世界。
第二,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在解决问题时,并不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它只是执行指令而不会考虑到社会后果。
人类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人在行动时,般都考虑到由此引起的社会效果。
第三,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创造性。电脑可以储存巨大的“记忆”容量,但是它不会自动地提出新问题,而且它对问题的
解决是机械的,只是在逐一查对了一切可能途径之后,才找到正确的答案。人类思维在于能够主动提出新问题,进行发明创造。人类记忆
也有一个不同于机械装置的按意义去进行记忆的系统,无需回忆全部信息就可以找出所需要的答案。
第四,人工智能不具有主体性。电脑以它惊人的“记忆力”,敏捷的运算速度,精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
维能力。但是,电脑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必须由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加以形象化和符号化,以一定的信息输人电脑,它才能工作。二
者的程序总是人脑的思维在前,电脑的功能在后。人类意识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日新月异,
每当人类把新知识输入电脑时,更新的思想又会在人脑中萌发。可见,思维模拟并非思维本身,人工智能绝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智能。
总之,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之间有质的区别,人工智能不是人类思维本身,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之间永远是制造与被制造、支配与被支配、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