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潘炜:人工智能时代,好编辑要做好“坚守”与“变身”

在当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领域,特别是传统的图书产品编辑出版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冲击,编辑出版人员需要积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电子工业出版社科普、教育与生活类图书负责人潘炜认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编辑角色需要做到“坚守”和“变身”。

潘炜是文学博士,他在担任电子工业出版社分社副社长职务期间,创立了创意工厂流水线,培养了十几名业务能手,出版了《心智力》《接纳力》《跟着诗词游中国》《以科学的名义破坏这本书》《深见春夫图画书》《今晚七点半,我家的游戏是数学》《失控》《疯传》《我的事业是父亲》等畅销图书。



人工智能时代编辑角色的“坚守”与“变身”

潘炜认为,面对潮来潮去的信息海洋,编辑唯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笃定把出版视为一种文化的选择,把出版看作人类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把编辑当作一项事业来追求,才能在信息的海洋以自由式泳姿达到理想之彼岸。

“以往,我们讲‘编辑是为作者作嫁衣’,目前,‘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所以,今天的编辑需要掌握三个本领,才能编辑出大众都喜爱的知识产品。”他说。

他认为,今天的编辑就像电影导演,只不过编辑导演的是“纸上的电视剧”,需要编辑不仅能够“静如止水”般地坐下来看书稿,还需要“动若脱兔”般地合理布局、运筹书里书外的每一个细节。

从市场调研、提炼图书的主题、研发图书产品生产线,到找准图书的细分市场、制定出完备的推广营销方案,再到开新书发布会、组织作者签名售书等,都离不开动的技艺。“同时,编辑也不能抛弃掉‘静’功,精编精校还是编辑最起码的基本功,因为经过精编精校的书稿才有生命力。”

“同时,今天的编辑就像‘相声’里的逗哏,编辑要把‘说、学、逗、唱’的本领灵活运用。”潘炜举例说,比如擅于讲书说故事,擅于学习各种信息、并内化成职业习惯,擅于提炼图书的精华、擅于将图书之平面信息演绎成多媒体信息,让八方去传播。如此,逗哏似的编辑才可以得到捧哏(大众)的拥趸,逗哏与捧哏双向呼应与驱动,才能成就畅销书、精品书。

此外,他还认为今天的编辑就像刘邦知人善任,借用外脑。他解释说,借用擅于收赋纳税的萧何(协调责任印制人员控制好图书成本、学会经营),借用骁勇善战的韩信(协调营销推广人员了解图书细分市场、打败竞争对手),借用擅于治国理政的张良(统筹调配技术编辑、发行人员、营销编辑等全社之力为我所用)。

出版需要练好文化的“慢功”,要给编辑一点慢的权力

潘炜很认可日本福音馆的唐亚明编辑说的一句话:“日本出版业,编辑工作四五年甚至也出不了一本书。在这个资本主义国家干什么都强调速度,去了才发现,童书出版很慢,特别是图画书,等十年是常事。”

“中国出版业的编辑,别说是四五年出不了一本书,一两年完不成任务定额,就有下岗之虞。”他认为,出版需要练好文化的“慢功”,给编辑一点慢的权力:让作者写得慢点——给作家平心静气构思、创作与修改的时间;编辑出版得慢点——从字体字号、用纸印刷、包装设计,充分体现编辑思想,这样的书才能在市场上消失得慢点。

另外,他认为编辑应如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作者对作品的原创性创新、激发自身对作品独创性创新、激活出版团队的文化精神等等都需要编辑牵头来一次彻彻底底的创意变局。

把编辑当作一项事业,要把握好“快与慢”“动与静”“近与远”的关系

做编辑20年来,潘炜感悟颇深,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尽在其中。他一直把编辑当作一项事业,并用三组相反的词汇来加以说明。

一是快与慢。他认为,目前,出版图书“短、平、快”好像是市场制胜的通行法宝,但如此法则造就了“茫茫书海一片又一片,读者选择却傻了眼”的窘境,虽然市场上图书种类林林总总,但好书不多,尤其能够触及灵魂、影响读者精神层面的好书少之又少。

“好书还需作者与编辑共同精耕细作,需胸怀“十年磨一剑”的坚持造就。”潘炜举例说,《我的事业是父亲》是作者蔡笑晚用六年的时间日积月累汇集而成的一部初稿。从潘炜拿到初稿,到把此书稿理成可读易读的形式,用了一年有余的编辑加工时间。

后来,众多记者和读者问他《我的事业是父亲》畅销的秘密,潘炜非常不轻松地用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做了较为生动形象地描述:“非常6(年)+1(年)=非常畅销!”

“‘非常6+1’模式在出版节奏迅捷的今天,应该是赢得市场的通行法则。”潘炜说。

他认为,出版也是一种传媒手段,只不过是一种“慢传媒”而已。因此,处于要求“快”的洪流之中的从业编辑如何处理好快与慢这对矛盾,是一大挑战。

二是动与静。他认为“铅与火”时代的编辑,可以静静地坐在书桌旁很享受地审阅作者的书稿,而在今天告别了“铅与火”,走进信息化时代的新型编辑,只有静的功夫恐怕还不能够把编辑这个职业演绎好。

他认为现在的编辑不再仅限于“编书”,而是要善于“做书”,做书就像做一个小型企业,编辑首先要动起来:从市场调研、提炼图书的主题、研发图书产品生产线,到找准图书的细分市场、制定出完备的推广营销方案,再到开新书发布会、组织作者签名售书等,哪一样功夫都离不开“动”的技艺。

同时,潘炜认为编辑也不能抛弃掉“静”功,精编精校还是编辑最起码的基本功,因为经过精编精校的书稿才有生命力。

三是近与远。潘炜表示,虽然做编辑初期有些辛苦,会经历迷茫和彷徨。但做编辑应该把它规划成一项长线的价值投资,做有价值的编辑是对自己、对读者、对全社会负责的终身期许。目前,无论是从政府层面对我国出版业的宏观规制考虑,还是从新媒体对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挑战等方面来看,中国出版业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极为深刻的变化,变化的同时也蕴藏着机遇。

“但是,出版业经营的核心仍是内容、是文化,它不仅不是一个能够高增长、高回报的产业,也不是一个增长无极限的产业,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对国家、对出版产业、关键对出版从业人员来讲,都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之计。”潘炜说。(通讯员 陈香)

来源:中国青年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