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身处传统与未来的交界:AI时代人类仍大有可为

6月25日至2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山东曲阜成功举办。来自国际组织、全球互联网领军企业、权威行业机构等领域的会员代表齐聚尼山,共同交流人工智能和数字文明相关议题。

人工智能、数字文明与尼山,前两者是描摹未来世界的蓝图,后者则是传承久远的儒学之源,两者相遇,颇有一种过去与未来在此刻汇聚之感。

人工智能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的主题之一。随着Chatgpt、AI绘图、AI音频等互联网基础媒介形式逐渐被打上AI标签,我们惊奇地发现AI已经不是过去科技新闻中代表着科研前端的单薄符号,而是真正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正逐渐成为构成人类生存的底层逻辑和基础设施之一。换句话说,我们正处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AI时代”到来的前夜。

但AI的蓬勃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不适和担忧,被AI取代的可能和AI失控的风险一直是AI发展面前的两片乌云,这其实也暗含着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该往何处去的议题。正如此次尼山对话的选址寓意,人工智能时代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迭代传承,身处AI时代,人类依然大有可为。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在工业生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服务,如智能家居、智能健康管理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与此同时,新的分歧、矛盾、挑战都在前方等待我们去面对、去解决。面对人工智能和数字文明,因噎废食、一味抵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19世纪英国,由于机器在工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大量的熟练工人被迫下岗。不少工人冲进曾经工作过的工厂中,打砸抢占他们工作岗位的机器,站在毁坏的机器上宣告他们的“胜利”,想要借此回到工业革命之前——那个他们的手艺被广泛重视的时代。但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并没有回到过去,反而经历了电气和信息化的迭代。而这些闯进工厂的工人也被后人称为“卢德分子”,后者也成为技术保守主义者的代名词。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明白,任何一项新技术和技术带来的新生态刚出现时,必定会与现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产生冲突,这是正常现象。同理,任何阻滞技术发展的尝试都如螳臂当车一般,最终都会历史的洪流淹没。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将向着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可能性。因此,在AI时代的前夜,我们应更多保持期待而不是抗拒。

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总是存在的,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部分人失去工作,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能影响人类的社交和情感交流,使人们更加孤立和冷漠。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也必然需要我们发挥能动性努力去解决。尼山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独特视角。

一是要用未来的眼光看待问题,承认人工智能技术会形塑人类的文明发展形态。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场域下,未来人类文明可能与当下的文明形态完全不同。尼山对话通过不同领域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在未来人类文明这一大方向上,逐渐勾勒出未来的具体形态。

二是要在过去中看向未来。人类整体几千年的文明史从来没有完全意义地中断过,没有在文明废墟上独自重生的先例。因此我们也能够推断,人类文明的形态总是在过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化的,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文明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从过去才能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同样地,我们当下的努力也决定了未来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所以能够说,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说,我们总是从历史的后视镜中看向未来。尼山对话则完美呼应了这一点,借助尼山的文化意义,重视传统文化与未来技术的融合连接,启迪更多的思考者将目光看向过去,连接起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文明,我们应该保持期待,适当少一些不安与忌惮,像对待一个老朋友一样从新的技术形态中发现更多过去文明的影子。如尼山对话所展示的,我们要做技术的主人,要抓住文明发展的主动权,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解决现实难题的锦囊,实现未来人类文明更多样、更精彩的可能。人类能做什么,这可能需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揭晓,但正如每一次处于时代交汇点的事实和历史所证明的那样,人类能做的,还有更多。

#世界互联网大会#​

(陶克、宋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