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锐评|AI越来越聪明,人类越来越“低智”?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崔文佳

近段时间,微短剧成为影视市场的一匹黑马。

引人惊诧的,不仅是“8天收入过亿”之类真真假假的商业传说,更在于此类微短剧主打的无外乎“重生复仇”“豪门恩怨”“霸道甜宠”“先婚后爱”之类老掉牙的狗血故事。

内容之粗劣,收视之热烈,对比何其鲜明,似乎再度印证了:当代人的碎片化娱乐需求旺盛,偏爱以简单直接的方式获得感官上的爽感、心理上的快感。

然而,沉溺于这些“工业糖精”“数字咸菜”将带来什么影响?审慎思之,恐怕让人无法一笑而过。



(一)

今天是一个“快时代”,人们读快讯、乘快车、收快递,即便在愉悦身心上也不例外,追求那些触手可及、立等可取的快乐方式。“善解人意”的手机全力迎合着用户需求,源源不断地投喂着“快乐快餐”。

读书,不必逐字逐句,有人帮你“1分钟get一个知识点”“5分钟看完一本书”;看剧,不必一集不落,有人帮你混剪高亮台词和高光时刻;上网,不断跳转的超链接好似开启了万花筒,明星花边、家长里短、低幼游戏任君挑选。

微短剧的出现与风靡,恰是这一趋势的产物。“3分钟离好婚,4分钟搞定霸道总裁,5分钟举行婚礼”,倍速的剧情实现了开局即高潮,从头爽到尾。

心理学上有个“嗑瓜子效应”:当你拿起第一颗瓜子,就会不自觉地拿起第二颗、第三颗,等回过神来,已经是满满一堆瓜子壳。即时的满足感可以让人迅速产生多巴胺,带来“上头”的愉悦感,而为了延续这种快乐,密集的刺激不能停。

上述种种,本质上都是“快乐瓜子”,让人即刻满足又欲罢不能。将其集于一体的手机,就成了这样一块强力的磁铁,引得大家都低下“高贵的头颅”,在持续的手指滑动中变身“屏奴”。

(二)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说,“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

强刺激带来的快乐直接又猛烈,却也因省去了探索的过程,让人再难体会那种剥开坚硬外壳而收获思想内核的悠长愉悦。这样的“快餐”吃多了,难免让人患上某种“时代病”:

忍耐力下降。习惯了“黄金三秒”的开屏暴击,娓娓道来变得索然无味,思忖回味变得劳心费神,许多人再也没有耐心看完草蛇灰线的伏笔和环环相扣的逻辑。即便是在一些复杂性争议性事件上,也不想全面了解、审慎求证,而是一目十行、一知半解。

专注力不足。一份《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秒。一个人每天面对屏幕至少150次,平均每6.5分钟看一次手机。当时间被不断切割,许多人的专注力“连金鱼都不如”。

表达力匮乏。日常交流表情包、流行梗信手拈来,可到了需要逻辑严谨、词句优美表达的时刻,就有口难言了。更可怖的是,大量“文字失语症患者”曾经“说得了英语,背得了古诗,解得了方程”。肚中墨水的普遍消失,让“会写已经成为少数媒体和作家掌握的特权。”

守少则固,力专则强。上述种种病症的交织作用下,许多人陷入了一种“盲”碌的奔波——脑中往往尚未建构起真正重要的意义,手指已经不自觉地滑动,目光匆匆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到头来,似乎看了很多,却鲜有感悟,更少有沉淀下思想的成长。



(三)

人类以“驯化”智能设备为傲,但事实证明,技术也在“反向驯化”人类。

纵观传播发展历史,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每一种媒介技术的成长成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处历史时期的文化传统、社会观念、行为习惯产生冲击,进而引发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

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设备遵循了其中的普遍性,却也表现出一种特殊性——前所未有地满足人之所需,又无孔不入地渗入人们生活。这极大助长了人的惰性,让人不愿轻易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而更倾向于转用技术的方式代替。久而久之,一些原始本能渐渐隐抑。

曾有一项研究显示,伦敦出租车司机拥有比常人更大的海马体,因为他们花了四年时间来记住城市里的每一条街道,需要记忆的路线远远超过一般人。可一旦驾驶员们习惯盲目地按照卫星导航系统的指示来行驶,大脑在此过程中很少受到锻炼和刺激。

这一案例与科学家们在“神经塑性”课题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吻合:人的神经是可塑的。当我们重度使用一种媒介,沉溺一种文化现象,就会被其“反向驯化”。一旦脱离了这种媒介技术的支持,本能隐抑后的人就会觉得无所适从。与此同时,这种人已经拥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大脑,媒介特性成为其思想模板。

以此反观,人们在碎片的信息中狂欢,在肤浅的快乐中放纵,这种消费偏好不断加剧着内容产业劣币驱逐良币,一味迎合用户喜好的碎片化内容,挤压了优质内容的生产空间,使媒介传播的内容都成了“娱乐的附庸”;这种思维方式持续制造着丧失自主思考能力的乌合之众,遇事只跟风情绪、不探究真相,把舆论场搅得乌烟瘴气后赶着去下一场狂欢派对,寻找下一个目标。



(四)

“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城市中孕育出无产阶级,人工智能的出现会造就一个新的阶层,那就是‘无用阶层’。”《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一场演讲中直言不讳。

无独有偶,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中提到,日本的新一代正在逐渐步入“低智商社会”。他们读的书越来越幼稚,对各种谣言丝毫不会思考,得过且过、毫无斗志……

过去几千年里,人类的技术进步和生理进步基本是同步的,但这种规律在今天似乎正在失灵。在流量建构的世界里,人类智能在自我抛弃系统化思维,转而沉溺于、满足于碎片化,依托于独立、理性、深度思考而建立的社会文化,正遭遇衰落的危机;人工智能却在强大算力的支撑下,以海量碎片化语料训练复杂的深度思维,构建仿人类的人工神经网络。

从击败围棋世界冠军的“阿尔法狗”(AlphaGo),到现在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人工智能每隔几年就会给世界带来惊喜。更关键的是,ChatGPT自主成长的能力充分证明,一个具有高水平结构复杂性和大量参数的大模型,可以实现深度学习。

有的科学家甚至已经开始研制情感机器人,它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问题,增进信任关系,甚至已经给出了确切的时间表——预计到2049年,会出现真正具备情感意识的机器人。

诚如有观察者所言,“人造物与自然生命之间有两种趋势正在发生: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生命体变得越来越工程化。”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正走在反向的道路上,这难道不值得忧虑和警惕吗?

(五)

帕斯卡指出: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所有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类群星闪耀时绽放出的灵感、热情与想象力,正是独属于人类的思想特质,也是人工智能最难获得的思想能力。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证明了人类的伟大,而我们不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科幻作家表示,“没有任何物种能毁灭我们的精神世界,除非我们自己放弃。”这句话,或许可以作为人类在科技世界中不断自省自励的警言。守护人类难能可贵的学习力、思考力和创新力,就是在拯救人类自己。

当代人固然无法退回到“从前慢”的无网时代,但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对冲网络的负面影响。这份战胜思维惰性、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正是人类的强大之处。

时常从跳跃、零碎和浮光掠影的数字世界探出头,去深读一部好书,去书写一篇文章,去赏析一部电影,进而复健日渐退化的思维能力。这或许才是身处数字空间里,最有尊严的活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