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未来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什么样的?这群“脑洞大开”的青少年们创意无限

7月1日-2日,“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开源硬件项目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开源硬件创意智造专项赛”在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成功举办。



比赛持续两天,吸引了上海市近300名中小学生参加,参赛学生们共创作出近150件科创作品。

本次赛事的主题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要求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并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设计制作具有未来科技感、功能多元化,兼具便利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参赛学生2人一组,围绕赛事主题,运用所学知识,现场完成科创作品设计和功能开发,选手们经历了作品构思、项目制作和答辩展示等环节,呈现了一场紧张又精彩的比赛活动。





本次比赛采用了创客马拉松的形式,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顺利展开作品制作。

这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领域,考验学生综合素养的比赛过程。

参赛学生在基于实际情况、凸显对现实问题解决的同时,还需要开启脑洞,展开对未来科技的畅想。这不仅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开源硬件知识和创新创造思维,也非常考验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力、感悟力和领悟力,以及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发展进程的关注和了解程度。





参赛小组经过反复讨论、构思和酝酿,现场制定出作品立意和功能框架,并进一步商讨出作品结构原型,最终确立一份完整的作品设计方案,从而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制作中。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使用了由DFRobot支持的Mind+、行空板、二哈识图等开源软硬件,完成了电脑编程、硬件搭建。



在结构方面,他们则使用了由雷宇支持的LaserMaker建模软件和激光切割机进行结构造型设计,在经过反复测试、迭代、打磨后,各组学生的作品也逐渐成型。

经过第一日的比赛,选手们现场一共创作出近150个“智能(可)穿戴设备”作品,涉及科技、艺术、生物、音乐、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比赛第二日,专家评委会从创新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结构设计、规范性等维度,对近150个科创作品进行评审,并结合参赛小组创作过程和答辩展示情况,给予综合素养评定。



据悉,本次比赛融合了“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和“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的突出特点,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助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同时,也为上海市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科学技能、创新精神的重要舞台,对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项赛事由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指导,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静安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少年科学院承办,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华理学区协办,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叫什么不封号呢 2023-7-26 20:32: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飚风小哥 2023-7-28 07:01:32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欧阳年年 2023-7-28 13:47: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