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梅根》来了 人工智能会成为我们的“梦魇”吗?



由环球影业和布伦屋制片公司联合出品,好莱坞华裔名导温子仁监制并编剧的影片《梅根》17日在中国上映。3月16日晚,影片在杭州举行首映活动。

作为曾经风靡一时、但银幕上并不多见的科幻惊悚片,该片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和担忧,正好契合现实中ChatGPT等引发的热潮。

梅根是一个具备高度人工智慧的仿真玩具人偶,被设计成小孩子最好的玩伴和家长最安心的盟友。电影中,嘉玛是一家玩具公司的杰出机器人专家,在意外获得因车祸成为孤儿的外甥女卡迪的监护权后,使用ai开发了一款栩栩如生的玩偶“梅根”。嘉玛将她设计的梅根和侄女配对以缓解工作和家庭压力,但是她的这个决定却造成了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



有人说,《梅根》更像是一部现实主义影片。女主角嘉玛家布满智能电器,用语音控制设备的情形也能在生活中找到对照。影片所呈现的世界似乎与我们的日常都颇为相似。如此,也难免让不少观众在观影结束后不禁感叹:看完电影就会想到刚发布的gpt-4和“文心一言”等产品,也许给gpt-4做一个人偶模型就能成为“梅根”,这样的产品好像明天就可以上市来到我们身边。

这也是此次温子仁和导演热拉尔·约翰斯通更倾向于呈现的,他们想挖掘出“AI失控”引发的人类恐慌。温子仁说过,“科技和人工智能都是大有发挥的题材,因为它们和当今世界息息相关。人类的活动非常依赖科技,如果这些设备攻击我们,那就太可怕了,它正是我们想尝试用《梅根》表达的概念。”最终,影片通过卡迪与梅根之间情感依赖的扭曲和异化,传达了“电子保姆”无法代替真人陪伴的思考。



电影自1月6日在美国上映以来,还有许多人都在关注影片所描述的“人工智能”,在现实世界中是否会对人类造成毁灭性威胁。有观众认为,从儿童伴侣到杀人机器,《梅根》揭示了人类对“机器叛乱”的担忧。如今,人工智能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随之而来的则是潜在的危险后果:随着新式人工智能逐渐被接受,从社交媒体监控到医疗管理都脱离人类,是不是也意味着给生活带来全新的、意想不到的风险。

不仅是《梅根》,人们对这种超级电脑和类人型机器人的“又爱又怕”,是各种科幻作品一再挖掘的主题。

从《禁忌星球》中第一次出现机器人帮手的形象,到《星球大战》里蠢萌的C-3PO和R2-D2,再到《星际穿越》中方块造型的毒舌机器人Tars,这些机器人都是以人类好朋友的形象出现。但当机器人有了思想与感情,我们又该如何与它们相处?比如,在《2001太空漫游》里有为了完成任务不惜杀掉飞船上所有人类的HAL,《我,机器人》中有对抗全人类的NS-5机器人大军,《复仇者联盟2》里有企图灭绝全人类的奥创,以及还在上映的《流浪地球2》中,也有坚定执行延续人类文明的使命,为此不惜牺牲地球的“MOSS”,等等。

或许电影世界里的灾难有些戏剧化,但这些作品都在探讨一种基于现实引发的争论: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可当它们能通过自我学习和迭代拥有无所不能的科技实力时,谁能保证它们能够一直满足于被人类控制,而不是完成从“机器保姆”到“造物主”的升级僭越?那时候,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

wyo315 2023-3-27 10:39:52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译#     
      
《梅根》   

主配:周帅   张筱悠   贺坪   刘英杰    詹佳    邵敏佳    曹雷   郑武文杰      

翻译:夏恬     
译制导演:詹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