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专业赋能发展,践行青春力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开展人工智能科普社会实践活动

扬子晚报网12月11日讯(记者 王塞塞)纵观六十年计算机史,无数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丰碑。为激励学生传承老一辈计算机人精神,建立新时代科技报国志向,2023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往开来,携‘AI’同行”实践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胡友菲带领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先后奔赴江苏徐州、江苏泰州的乡镇地区“进小学”“进中学”“进社区”,发挥专业优势,针对性开展人工智能科普,传播校友精神,践行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刘项开展人工智能科普课堂

活动前期,团队成员以线下寻访的方式,先后寻访了南信院(原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首届计算机校友方鹤铭、马泉林、吴杏仁三位老校友,采访了在计算机专业一路深造、实现个人理想价值的校友吴常清,以及用敢做敢为为底色、为国家创新创业贡献青春力量的优秀毕业生朱喜杰。校友们的故事让实践团成员们决心秉承他们对于计算机事业的热情与执着,以奋斗之名谱写青春华章,奋进建功,在新征程的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



实践团成员张庭源为社区初中生演示实验

活动中期,团队在前期视频剪辑、漫画绘制的基础上,通过“进小学——孕育智能希望,传递‘AI’梦想”、“进中学——赓续前辈精神,共筑科技强国”、“进社区——‘AI’赋能生活,智能点亮未来”,在徐州市泉山区、泰州市姜堰区进行多年龄段人员针对性科普,践行南信校友前辈精神的同时,以视频、团课、科普课堂等形式,在中专生以及青少年、居民心间播撒人工智能的种子。



实践团成员合影

活动后期,总结团队成果,以微视频、微电影、调研报告、H5漫画集、“人工智能科普+德育”教育资源库等形式,形成多样化、数字化、一体化的最终成果。

本场社会实践活动,由团队负责人张庭源策划组织。自2021年进入大学以来,张庭源热衷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达200小时,2022年他参与竞选,成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资助宣传大使。此次活动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回母校为中职学生带来一堂《以吾辈之青春,筑科技强国梦》主题团课,他用激情洋溢的演讲传递南信校友的钻研精神、工匠精神、爱国情怀,激励现场计算机专业的新兴力量赓续计算机前辈的精神,树立技能报国的理想。他说:“在实践中,我再次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奉献的魅力、实践的意义。”



赵月宁与实践团成员开展人工智能宣讲活动

团队中另一位成员刘项在活动中也深有感触。作为分院著名的“技术能手”,在两年多的大学生活中,他以攻坚克难锻造本领,用技能报国闯出新路,获得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一等奖等荣誉。在本次实践中,刘项同学为中专生、初中生、小学生带来了人工智能科普课堂,极大的激发了现场青少年对于计算机新技术、新前景的兴趣和热情。作为学校的贫困生,刘项深知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用自己的所学所能帮助乡镇地区青少年开启科技之门,用专业知识赋能社会发展。”刘项表示,他将继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拼搏奉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赵月宁与中职生面对面交流了自己的自强故事。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他,自幼身患残疾,听力存在二级残疾,同时口语交流存在障碍。他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克服自身口语、听力、家庭经济贫困等方面的困难,在学业和技能上追求卓越,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及省级奖项。活动中,他以成为学校“资助宣传大使”“自强之星”的故事经历为基础,讲述了自己在南信院的自强故事,激励中专生传承计算机前辈精神,立志技能报国,展现了南信院贫困生自立自强,用专业技能反哺社会、以奋进故事传递力量的良好精神风貌。

人工智能是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每每看到居民们恍然大悟的神情、青少年们兴趣盎然的眼神,实践团成员们都能深深感到自豪与欣慰。实践结束后,大家将所见所闻拍摄成微电影以作记录。成员们表示,未来继续在新征程的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继续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奉献社会、回报祖国,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发光发热。

校对 徐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