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AI成为光明科学城发展新看点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前景可期。深圳市光明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将人工智能列为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已成为光明产业科技创新的新看点。

近日,《光明区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和软件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印发。《若干措施》立足光明优势、特色,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在强化智能算力平台建设、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等多个方面不乏看点。



人工智能为光明区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成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深圳市光明区正着力建设“一城三区”,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核心承载区。光明区已将人工智能列为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成为了光明产业科技创新的新看点。

2025年光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光明区将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聚焦算力、算法、数据、应用等关键环节,全面统筹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造大湾区智能算力超级节点,促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全栈创新。

近日印发的《光明区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和软件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通过有力政策措施,推动光明区人工智能、软件信息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其中,人工智能尤为受瞩目。《若干措施》包括了六个方面22条措施,涉及培育人工智能生态、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壮大产业集群、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相关支持措施原则上同市级以上政策可叠加享受。

打造算力高地,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

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是基础环节。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鹏城云脑Ⅲ将于今年基本建成,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计划在今年全面点亮,将构建起智算、超算两个重大算力平台。尤其鹏城云脑Ⅲ的智能算力将可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科学城是深圳重点打造的算力高地。《若干措施》提出强化智能算力平台建设。为鼓励智算中心建设,对经光明区政府同意支持建设的智能算力平台,按审定总投入的5%,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每个平台累计不超过2000万元。为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对采购算力资源的企业,按年度实际采购费用的30%,最高600万元向采购企业提供算力券补贴,连续资助3年。

《若干措施》还支持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聚焦通用大模型、核心算法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联合实验室。对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的,按照所获资助金额的20%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同一企业最高500万元的配套资助。对人工智能企业上年度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年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0%给予奖励,每年最高奖励5000万元。

推动AI for Science,对科研机构费用给予补贴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前景可期,也正在掀起科学研究新范式。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来缩短科研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创新效能,已经逐步走进现实。

光明区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医学科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布局在此,AI for Science对于光明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区将致力打造AI for Science示范样板,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范式变革。《若干措施》鼓励光明区高校及科研机构围绕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基于光明区AI for Science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对采购AI for Science 配套服务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按年度实际采购费用梯度给予补贴,其中,第一年按照80%比例,第二年60%,第三年50%,每年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助,连续三年。

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场景,给予供需双向支持

在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场景方面,《若干措施》鼓励场景应用单位对接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标杆示范场景。每年遴选不超过20个具有行业引领的人工智能示范场景项目给予供需双向支持,对示范场景需求方,按照项目总投入(非财政投入)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对示范场景能力提供方,按照项目总投入(非财政投入)的20%,给予最高400万元资助。

《若干措施》支持人工智能“软硬”协同发展。对拥有人工智能自主知识产权,且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年度爆款智能硬件产品,按该产品年度销售额的10%,给予单个企业最高500万元资助。

此外,《若干措施》支持模型技术创新应用,鼓励区内企业与通用大模型厂商合作,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文旅等重点领域应用需求和痛点,开发“垂类模型”。对形成 5个以上应用案例的“垂类模型”或“垂类数据集”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观点

组建联合实验室,推动AI for Science

对于光明区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航认为,《若干措施》既有对市级政策的继承,更结合了光明的特色,打造“生态+空间+金融+人才+市场”的政策支撑。比如,从算力等人工智能生态角度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光明区依托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构建“智算+超算”双引擎,可为大模型训练、科学计算和工业应用提供强大支撑。

李航建议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比如在前端创新上,支持组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推动AI for Science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