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
图库
科技
数据
VR
区块链
学院
论坛
百科
导航
登录
注册
帮助中心
公社首页
中国人工智能社区
公社版块
广播
Follow
升级会员
动态
Space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后你可以:
登录
首次使用?
点我去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公社群组
用户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智能产品
›
机器人
›
“让机器人成为生活的好帮手”
返回列表
“让机器人成为生活的好帮手”
[复制链接]
净海沙华
2025-2-15 18:52:31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杨俊峰
舞蹈演员同宇树人形机器人H1在台下互动。
宇树人形机器人H1春晚表演的技术说明。
宇树科技研制的机器人系列产品全家福。 受访者供图
2024年12月30日,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景区,用来搬运货物和清运垃圾的机器狗进行登山测试。 新华社记者 朱 峥摄
2025年1月2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甬港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科普活动现场与机器人互动,感受先进科技成果、体验科学魅力。 新华社记者 江 汉摄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16个身着花袄、手持彩绢的宇树H1人形机器人“福兮”以一场灵动欢快的“扭秧歌”表演惊艳全国。这一融合传统民俗与尖端科技的创意节目《秧BOT》,不仅刷新了公众对机器人“机械感”的刻板印象,更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缩影。
这场演出,不仅是中国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更是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八年创业历程的缩影。从实验室里的简陋原型到全球市场占有率超60%的行业巨头,宇树科技以“电机驱动”技术路线为突破口,以“低成本高性能”为核心理念,在机器人产业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中国路径。
从“草根”创新到全球领跑,再到产品走上春晚舞台,宇树科技为自己定下了目标:“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的好帮手。”
技术突破:
从“机械执行”到“智能涌现”
2025年春晚舞台上,机器人“福兮”的表演看似轻松,实则凝聚了从“机械执行”到“智能涌现”的多项硬核技术突破。
宇树H1人形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47公斤,搭载22个关节电机,还配备有“秘密武器”——AI(人工智能)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作为全球首款能完成原地空翻的全尺寸电驱人形机器人,宇树H1人形机器人的最大关节扭矩达360牛米,配合360度全景深度感知技术(3D激光雷达+深度相机),实现了复杂动作的精准控制。其舞蹈动作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生成,通过多智能体协同规划技术,16台机器人能实时调整队形,即使舞台灯光、布景变化,仍能保持动作同步误差小于0.1秒。
更神奇的是,通过先进的AI算法,宇树H1人形机器人还能“听懂”音乐。它不仅能跟上音乐的节奏,还能像人类一样感受到舞蹈动作背后的韵味,然后根据音乐实时调整动作,跳出来的舞蹈又稳又好看,这可不是简单的机械舞动,而是真正有灵魂的“智能舞蹈”。
这些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宇树科技在人工智能、运动控制等领域的厚积薄发。就核心技术而言,在电机驱动与结构设计上,宇树科技摒弃了传统液压系统,采用自研高性能电机直驱技术,通过“力矩补偿快速放线算法”实现高精度力控,成本降低80%以上;在动态平衡与AI算法上,H1人形机器人搭载的关节电机,结合强化学习算法与多智能体协同规划技术,可以极大程度减小误差;在核心部件自主化上,宇树科技的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编码器、激光雷达等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90%。
在表演中,“力矩补偿快速放线算法”“舞蹈节奏对齐算法”等技术,攻克了手绢抛掷与回收的机械难题和表演节奏流畅的算法问题;而视觉感知系统的升级,使机器人能在动态环境中自主导航,甚至将站位调整融合进舞蹈步伐中。
宇树科技的工程师说:“放眼全世界,这些动作只有中国机器人可以完成。”对此,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树源说:“《秧BOT》节目中的机器人,打破了公众对人形机器人‘机械感’的刻板印象,其背后是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的跃升、多机协同技术的突破、视觉感知系统的升级等。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宇树科技的产品演进史,遵循一条从四足到人形技术跃迁的升级轨迹。
第一阶段,通过研发四足机器人,开辟机器人在民用领域的新蓝海。
2017年宇树科技推出首款四足机器人Laikago,其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迭代。2023年宇树发布的工业级B2机器人,静态承载力达120公斤,续航4—6小时。2024年10月,B2在泰山上当“智能挑夫”的视频火遍海外,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相关片段,并配文:“机器狗在雄伟的泰山上充当搬运工:科技造福人类。”
现在,宇树科技的四足产品线覆盖教育、巡检、救援等领域,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万台。
第二阶段,研发人形机器人,定义量产新标准。
2023年8月,宇树科技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宇树H1,这款机器人最高奔跑速度3.3米/秒,可完成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配合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动态平衡控制,目前已在蔚来汽车工厂承担搬运任务。2024年5月宇树科技推出的G1人形机器人,售价仅9.9万元人民币,可以通过三指力控灵巧手实现物体抓取,降低了人形机器人进入各行各业的成本。
第三阶段,发展开源生态,降低行业门槛。
2024年,宇树科技宣布开源强化学习代码库,吸引全球超万名开发者参与创新。例如,开源从训练到模拟再到真机运行整个RL(强化学习)套件体系,显著降低开发者开发成本;开源了数据采集工具和训练数据集,助力人形机器人的数据获取。
兴趣驱动:
从实验样品到全球“爆款”
大一寒假,在实验室昏黄的灯光下,一台由舵机组装的桌面机器人正摇晃着迈出稚嫩步伐,这是青年学子王兴兴用200元零件费完成的第一台机器人作品。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步履蹒跚的试验品,竟会在十年后孕育出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的领军企业——宇树科技,也让王兴兴这位1990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一个普通家庭的平凡青年,从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做题家”成长为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人物。
虽然做出了机器人,但王兴兴却并没有多开心。这个蹒跚学步的试验品,性能不高,最大的商业价值也只是孩子的玩具。王兴兴的困境,同样也是行业的难题——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人形机器人的仿生、智能和动力都是大问题。
大学毕业后,王兴兴进入上海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选择了更容易实现的四足机器人方向。
在当时,机器人动力的主流路线是液压驱动,一家国外大型机器人公司也在这一路线上耕耘20多年,有着丰富的专利技术积累。但王兴兴思考再三,得出了一个结论:液压驱动路线可能是错的。因为液压驱动方案易损坏,即便做成,成本也很高。如果选择电机直驱路线,就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只需在现成的产业基础上,自由组合、验证,优化各类子技术,最后把整体技术固化,得到更适合规模生产、更适合商业化的方案。
当王兴兴在2015年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捧起二等奖奖杯时,他手中的XDog四足机器人正折射着中国智造的曙光。这个仅耗资2万元研发的机器人,不仅颠覆了传统液压驱动路径,更昭示着“电机直驱+模块化设计”技术路线的广阔前景。XDog四足机器人将工业级无刷电机与仿生结构结合,通过“乐高积木式”技术集成实现成本骤降。这种“在现有产业链上跳舞”的创新思维,使XDog的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
2016年,带着200万元天使轮投资,王兴兴和两名团队成员,共同创立了宇树科技。
宇树科技创立初期,王兴兴展现出罕见的“技术追求”+“商业理性”的“双核驱动”特质。他既坚持自主研发核心部件,将高性能电机、减速机、控制器、编码器等“卡脖子”产品的国产化率提升至90%;又以商人特有的市场嗅觉,将首款消费级四足机器人Go1定价压至万元级,开创了民用机器人新蓝海。
2021年2月,宇树科技的24台四足机器人被打扮成了小牛的形象,登上了央视牛年春晚舞台,宇树四足机器人第一次在春节舞台上惊艳了世界。
借着春晚之势,宇树科技在2021年6月份发布了第一款真正面对消费市场的四足机器人Go1。紧接着,宇树科技的工业级机器狗B1和B2,又被应用在公共救援、警用排爆、医疗防疫陪护、勘测探索等行业级场景。
在整个过程中,王兴兴的想法始终只有一个:“要瞄着市场打,要做到更实用。”这些方向,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要做到大出货量,让机器人产品靠自己活下去。
这种“技术追求”与“商业理性”的辩证统一,在2023年人形机器人G1的研发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技术突破上,G1机器人43个自研关节电机最大扭矩达120牛米,动态平衡算法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在成本控制上,G1机器人采用三指力控方案替代传统五指设计,在满足90%抓取需求的同时,将制造成本降低40%。
在市场洞察上,G1机器人9.9万元的定价策略精准锚定企业客户心理阈值,出货量全球领先。
在王兴兴的办公室,至今陈列着那个200元的初代机器人。从这个略显粗糙的模型上可以看到宇树科技转型升级的轨迹:从模仿跟随到自主创新,从实验室样品到全球爆款产品,宇树科技的成功,在于将实验室的创新火花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燎原之势。其成长轨迹也印证了一句话:中国智造的未来,属于那些能在实验室与市场间架设桥梁的破壁者。
当问及成功秘诀时,这位90后创业者给出了质朴答案:“创新就是既要仰望星空洞察技术趋势,又要脚踏实地解决产业痛点。最重要的是,兴趣驱动的实践探索才能让创新具有爆发力。”
未来布局:
从产业协同到价值跃升
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标杆企业,宇树科技通过技术突破、生态共建和应用场景创新,不仅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更推动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价值跃升。
通过“核心部件自主化+上下游深度联动+资本政策赋能”的三位一体模式,宇树科技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自主可控的机器人生态链,增强全球竞争力。
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突围层面,宇树科技联合本土供应链,实现电机、减速机、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打破外国技术垄断,保障了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无论是零部件供应商、技术合作与应用拓展类公司还是间接投资与产业协同类公司,都在各自的领域为宇树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资本与政策双轮驱动层面,北京上海等地的国有资本、头部的产业投资人与财务投资人对宇树科技进行投资,加速了其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助力宇树年均营收增速超50%,并推动其四足机器人在全球市占率达到60%。
政策层面,《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提供了顶层设计支持。目前,《“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等都已落地实施。
在技术合作与应用生态共建层面,宇树科技协同有关企业,持续探索和推进足式机器人的商业化、产业化进程,目前四足机器人已应用至巡检、救援等场景和电力、石化、农业、矿业等行业,助力其他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与全球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加速人型机器人的落地进程。这种“技术+场景”的深度耦合,形成了“研发—验证—商用”的闭环生态。
宇树科技的实践,折射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3个发展方向:从“成本优势”到“技术定义权”,从“单一场景”到“系统赋能”,从“工具替代”到“价值创造”。
目前,中国机器人企业正通过全栈自研,逐步掌握行业标准制定权。宇树参与国际人形机器人安全标准制定,其G1人形机器人的定价策略,重新定义了行业成本基准。
机器人正催生新业态,教育机器人课程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巡检机器人将人们从枯燥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机器人表演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从实验室到量产线,从工业场景到家庭消费端,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机器人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产业链协同为基石,以应用场景拓展为方向,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中书写“中国智造”的新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
3
gashel
2025-2-16 07:35:52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错,顶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楠阿
7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等大神更新完了再看!楼主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若梦雪fue
6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秀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净海沙华
金牌会员
0
关注
0
粉丝
92
帖子
Ta的主页
发布
发消息
加好友
最近发表
全球首例登百级台阶、雪地高速奔跑,“天工”机器人再升级
人形机器人,进厂“实习”
全球首例,“天工”机器人攀登134级超长阶梯
火出圈的太奶机器人搞笑“黑料”被扒,“不敢笑怕它觉醒干掉我”
心理治疗机器人能否抚慰人类心灵
中科院教授再创业,开造人形机器人,被联想相中了
公社版块
版块推荐
更多版块
智能穿戴
智能家居
机器人
无人驾驶
无人机
反馈吐槽
闲聊灌水
大话智能
大数据
图像识别
自然语言
数据挖掘
大话智能
数据挖掘
北大讲座
清华讲座
网贷观察
股市评论
区块链
闲聊灌水
反馈吐槽
站务通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