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中国汽车业务销售总监Cloud Li对钛媒体AGI等表示,除了游戏之外,英特尔看到车内有很多对GPU和 AI 算力的众多需求:一是针对AI的需求,英特尔已经和国内很多合作伙伴,所有主流模型厂商一起,把端侧大模型、AI智能体部署到本地,需要预留足够的AI算力来进行实现;二、做算力预埋,车从设计到最后量产,需要18-24个月,大家可以把它一定的算力部署给不同的虚机、不同的屏幕用来做相对应服务;三、目前新能源车电气化、智能化,而且软件定义汽车,尤其其在汽车战略上的“可扩展性”,促使英特尔未来将满足汽车厂商的算力需求。
AMD 游戏解决方案和游戏营销首席架构师 Frank Azor则没有点名的指英特尔新CPU产品“没有生产(软件)驱动程序”。
McAfee强调,全新锐龙AI Max系列处理器,是AMD 正在创造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产品类别,可以解决更多 AI 大模型应用在PC运行时的算力需求。“我们认为,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独特方法,具有很多好处。”
德州仪器(TI):加注AI,公布全新边缘端 AI 雷达传感器
今年CES上,老牌芯片巨头德州仪器(TI)公布一系列边缘端 AI 芯片产品。
1月8日,TI公司推出AWRL6844 60GHz 毫米波 (mmWave) 雷达传感器,通过运行边缘 AI 算法的单个芯片,支持用于座椅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占用检测、车内儿童检测和入侵检测,通过车内感应实现更安全的驾驶环境,并且将每辆车的总实施成本平均降低20美元。
TI方面表示,在行驶过程中,全新边缘 AI 雷达传感器能够以 98% 的准确率检测和定位车内乘员,从而支持座椅安全带提醒功能;停车后,它使用神经网络技术监控车内是否有无人看管的儿童,并且能够实时检测到车内微小的动作,分类准确率超过90%。
此外,TI还推出新的集成汽车芯片,以及基于下一代音频 DSP 核心的 TI AM275x-Q1 MCU 和 AM62D-Q1 处理器。
“无论是入门级汽车还是豪华级汽车,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汽车,如今的驾驶员都期望这些车辆能够提供更佳的车内体验,”TI 嵌入式处理部门高级副总裁 Amichai Ron 表示,“TI 持续提供创新技术,旨在推动未来汽车驾驶体验的发展和改进。我们的边缘 AI 雷达传感器帮助汽车制造商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并且能够根据驾驶员的动作和需求做出快速响应,而我们的片上音频系统能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音频体验,从而提升了驾驶乐趣。它们共同创造了全新的车内体验。”
首先,高通发布骁龙X系列的第四款平台——骁龙X AI PC芯片,搭载算力达45TOPS的NPU,该平台在ISO供电情况下性能领先竞品达163%,所需功耗低168%,预计将为600美元中端市场提供PC产品。骁龙X系列继续获得认可,目前有超过60款PC设计已经量产或正在开发中,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100款,覆盖华硕、宏基、戴尔、HP和联想等领先OEM厂商。
据高通称,搭载骁龙 X 的测试电脑在播放 Netflix 时比搭载英特尔酷睿5 120U笔记本电脑续航时间长 106%。
最后,高通还推进汽车、智能物联网、软件栈产品和服务。其中,高通宣布与零跑汽车、亚马逊等厂商合作基于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的 AI 智能车内体验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同时,高通还展示智能家居2.0,包括集成在家电中的全新AI聊天机器人、先进的智能电视、人形机器人等终端,以及Qualcomm AI本地设备解决方案、AI推理套件、最新版Qualcomm Aware平台等,提供一系列云和 AI 应用方案,用于包括物流、零售、能源、智能家居、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高通将2025年视为“智能家居2.0”元年。随着生成式AI与边缘侧产品的融合,智能家居行业即将迎来重大发展,预计将增强用户和终端的 AI 技术交互。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表示:“AI正在为技术领域带来划时代的变革。2025年,AI处理将继续向边缘迁移,赋能并增强AI为先的体验。作为边缘侧AI的领导者,高通公司正在携手广泛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跨多元终端品类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AI为先的体验。”
智能硬件成新热门
几年前硅谷最火热的“智能硬件”产品,随着ChatGPT引发新一轮 AI 创业热潮,如今又重燃CES 2025上,从Halliday、Yukai Engineering等初创公司,到LG、联想等大厂都纷纷下场,展示端侧 AI 应用落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