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
图库
科技
数据
VR
区块链
学院
论坛
百科
导航
登录
注册
帮助中心
公社首页
中国人工智能社区
公社版块
广播
Follow
升级会员
动态
Space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后你可以:
登录
首次使用?
点我去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公社群组
用户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智能技术
›
大数据
›
年轻人刷屏驯化大数据“杀熟”?专家建议:让算法有标准 ...
返回列表
年轻人刷屏驯化大数据“杀熟”?专家建议:让算法有标准、更透明
[复制链接]
还是第十地方
2025-1-4 10:28:08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实习生 罗玉婷 记者 黄冲
“价格太贵了!平台要是不降价、不发优惠券,我是不会买的!”
连日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出现了网友吐槽大数据“杀熟”的贴文评论。大数据“杀熟”是指在一些互联网服务平台上,老用户享受不到优惠甚至出现价格更高的现象。有年轻人以“反向驯化”算法的方式,争取享受平台降价优惠。
这样的手段是否真的有用?如何治理大数据“杀熟”现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网络平台上,网友刷屏要求机票降价。受访者供图
12月初,北京白领丁然计划与男友出国旅行。打开某旅行软件搜索,她发现一张从北京到韩国首尔的机票需要1358元,返程也将近千元,这意味着,她与男友两人的往返路费将近5000元。
“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丁然在某社交平台韩国旅行相关的文中留下一连串评论。她希望以这种方式对抗大数据“杀熟”。
第二天,丁然再次打开旅行软件搜索,看到屏幕上的机票价格更新为588元,返程票价降至600多元,她与男友两人的往返路费降到近3000元。
“我不知道这是评论起了作用,还是单纯的巧合。”丁然不清楚那些代码背后的算法是怎么运行的,“毕竟各个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搜索历史和社交行为来制定个性化的价格策略”。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一些消费者因此对平台算法提出疑问。
同一时刻同一路线叫车,不同手机显示价格不同。刘胤衡/摄
有网友讲述,自己出差订酒店时,发现预订同一酒店、同一房型的价格,比同事之前订的贵了近50元;还有网友说,用某打车软件叫车时,同一时间去同一地点,选同一类型车,实时报价比其他人贵近10元。
“平台没有大数据‘杀熟’的动机。”某旅行平台客服称,相关服务价格实时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直接证明是由于相关评论内容而引起的价格变动,即使是同一时间查询发现价格差异,也可能是账户中的优惠券等引起,如果同一产品售价不同,可向平台投诉反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多家平台客服,得到与之相似的回复。
11月底,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称,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其中要求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通知明确,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提升优惠促销透明度,清晰说明优惠券的领取条件、发放数量和使用规则等内容。客观如实说明优惠券领取失败原因,严禁以“来晚了”“擦肩而过”等提示词掩盖真实原因。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陈兵表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为经济学上的价格歧视,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陈兵提到了2021年胡某某诉某旅游公司侵权责任纠纷案。原告胡某某诉称,某旅游平台上预定的酒店价格比酒店实际展出的挂牌价格高出不少。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胡某某通过该公司App预定酒店的房价远高于门市价,该公司对此构成欺诈。该公司作为该App网络服务提供者,有义务、有能力、有必要对利用其平台发布高溢价房源信息、赚取高额利润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管。
本案中,该App上存在第三方代理商预先零费用囤房、择机翻倍加价的“倒房”行为,但该公司怠于履行平台主体责任未进行有效监管。而且该公司一直营造“低价”“放心”等品牌形象,使消费者有合理理由充分信赖并认为,在该App上展示的价格应当是低于或者至少是不高于酒店正常对外销售价格。
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认为,该公司上述过错行为,使胡某某陷入对交易对象的认知错误,又基于对该公司的充分信赖陷入对交易价格优惠的认知错误,最终做出不真实意思表示,实际支付了远高于门市价格的价款。该公司应承担欺诈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朱巍认为,解决大数据“杀熟”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按照现行法律,平台给新用户补贴、推出没有指向性的随机补贴,以及差别化调整折扣力度等还够不上价格歧视。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磊表示,大数据“杀熟”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实施的垄断行为对市场竞争、消费者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其实我刷屏这些评论,并不真的指望平台给我降价,主要是为了表达态度。”一名网友说。
陈兵在多家互联网企业调研发现,当前诸多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算法与传统算法不同,“传统算法是预设程序、结果可预测,而现在的神经网络大模型算法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输出结果的走向难以预测,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面临风险”。
陈兵认为,“算法通过大数据为用户进行综合画像,一条留言不能代表单个用户全部维度。‘反向驯化’可能在初期实现降价,但后续算法会根据订单量等判断用户仍在继续购买、使用相关服务,可能还会涨价,这种做法反而会让算法更加‘精明’。”
“算法运行应该遵守公平正义的价值观。”陈兵说,相关互联网企业应定期修正算法,监管部门要加以规范,让算法有标准、更透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7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
3
三军i痞
2025-1-4 21:16:11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木小圣
2025-1-6 10:18:14
显示全部楼层
占坑编辑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近夸
2025-1-7 08:18:53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还是第十地方
注册会员
0
关注
0
粉丝
13
帖子
Ta的主页
发布
发消息
加好友
最近发表
数说“三农”丨25万架植保无人机:春耕时节的科技新军
2025 年最值得入手的智能家居好物大盘点,错过后悔!
乌克兰无人机2024年的产量猛增,这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被秀到了!古籍中神乎其神的“机器人”们
误差不到7厘米,MIT新技术让无人机在黑暗室内实现精准定位
珠海格力申请分布式智能家居的定时方法专利,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
公社版块
版块推荐
更多版块
智能穿戴
智能家居
机器人
无人驾驶
无人机
反馈吐槽
闲聊灌水
大话智能
大数据
图像识别
自然语言
数据挖掘
大话智能
数据挖掘
北大讲座
清华讲座
网贷观察
股市评论
区块链
闲聊灌水
反馈吐槽
站务通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