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客公社

标题: 认识区块链和web3.0 [打印本页]

作者: qingqing    时间: 2025-2-24 21:22
标题: 认识区块链和web3.0
2017-2018年期间,伴随着比特币的又一轮牛市,第一次认识和了解了区块链。 2019年,高层大佬们集体学习区块链,也跟着重新关注起了区块链。也是因为区块链,去年第一次接触到了Web3.0,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东西太过超前了,如果真的能落地,那真的又是一场技术革命了,从那以后陆陆续续的关注着。 今年下半年换了份工作,发现公司做区块链的大牛也在关注Web3.0,也跟着学习长进了不少。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一些区块链和Web3.0的基本知识,可以对区块链和Web3.0有个大概的了解。

区块链


[attach]853866[/attach]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世界掀起了反思传统金融制度的思潮,一个叫中本聪的人在P2P foundation网站上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attach]853867[/attach]

在书里提出了一种无须可信第三方的电子支付系统——比特币,通过整合非对称加密技术、工作量证明机制(Proof of Work,简称PoW)、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简称P2P)等来保障个人对资产的所有权和匿名性,彻底颠覆了对于货币需要依赖中心化机构发行的传统认知。

区块链和比特币由此诞生,那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呢?。
可以把区块链理解成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区块链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先看一下区块链的大致结构。


[attach]853868[/attach]

区块链可以大致理解为: 由一笔一笔的交易组成一个区块,一个一个的区块组成的一条链。这里的交易不单单指的双方买卖,双方发生的任何业务都可以称为交易。

整个区块链是由所有参与节点共同维护的,每个节点都可以保存区块链的全部数据。

在区块链网络里,每当发生一个交易,交易都是双方是直接进行的。交易的双方会把交易信息广播到整个交易系统里,系统中的一些节点会将这些交易打包成区块,并广播到整个区块链系统中,这些节点就可以称为矿工,而打包的过程就是挖矿。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会对矿工打包的区块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放到区块链中。整个网络中,任何节点都可以进行打包,这样就没有中心节点的概念,从而做到了去中心化。

在每个区块的头部包含了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这个哈希值是由上个区块中的内容生成的,如果某个节点想要修改某个区块中的内容,那么该区块的哈希值也会改变,该区块以后所有的区块也都需要改变。这就相当与以一己之力对抗系统中的所有人,当系统中的节点多的时候,这种操作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

区块链从诞生到现在,整个发展过程可以简单的划分为3个阶段:

1、 区块链1.0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阶段


[attach]853869[/attach]

比特币的出现,催生出了区块链,但是比特币区块链,所有规则是事先写好的,没有人可以在比特币区块链上修改任何规则,你只能用它,而不能在它的基础上再去发展。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区块链,只是为了服务与特定的业务,并不能作为一个通用的平台。

2、 区块链2.0 以太坊为代表的智能合约阶段


[attach]853870[/attach]

2015年,一个新的公链出现,叫做以太坊。并将智能合约带到了区块链中。以太坊可以被看作是一台全球计算机,它允许所有人在以太坊区块链的基础上做其他的应用开发。以太坊对于区块链技术而言,是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它让区块链商业应用变得可能。

3、 区块链3.0 开始超出金融行业,为各行各业提供解决方案,为新的互联网理念web3.0提供支持。


[attach]853871[/attach]

Web3.0


[attach]853872[/attach]

说起Web3.0,先要从Web1.0和Web2.0说起。

1、Web1.0 静态互联网

Web1.0时期,也称为静态互联网时期,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互联网上的内容是由平台提供,用户只能读取信息而不能写入信息。最典型的互联网产品是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工具。代表性的有搜狐、新浪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

2、Web2.0 平台互联网

Web2.0时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被称为平台互联网时期。Web2.0的概念在2004年始于出版社经营者O'Reilly和Media Live International之间的一场头脑风暴论坛。当时对Web2.0的讨论也像今天我们讨论Web3.0一样激烈。

Web2.0相比于Web1.0更加注重用户的交互,用户既可以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可以是内容的创造者,由以前的只能共同建设发展。用户也参与到互联网的发展。开始慢慢全面移动化,同时平台经济崛起,比如百度、阿里、腾讯、字节。

但是随着Web2.0的发展,平台互联网的弊端也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所谓天下苦平台互联网时代久矣。当下的平台互联网:用户创造、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平台分配、平台垄断、隐私泄漏等问题,形成了平台吞噬一切的现象。

比如在不同的平台,需要分别创建帐号,然后分别进行身份验证等操作。在平台产生的内容,不能与其他平台共享,平台可以随意对内容修改,删除,内容产生的收益也会被平台抽成。

2019年,《纽约时报》发布了一篇名为《减少互联网是唯一的答案》(The Only Answer Is Less Internet)的文章,对Web2.0时代的平台垄断、数据隐私、假新闻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批评。随着各国监管机构逐渐加强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赢家通吃不再是互联网的铁律,合规化运营与寻找新增量成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也为Web3.0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3、Web3.0 价值互联网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在经历了一系列Web2.0弊端后,区块链时代的Web3.0出现了。

其实Web3.0一直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区块链技术没有诞生之前,Web3.0通常意味这是一个更加智能的互联网,能够理解语义进行判断。在区块链诞生之后,Web3.0一般指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去信任、无须许可的下一代互联网。

Web3.0有一下主要几个特点:

Web3.0的核心理念是数据的所有权归用户所有,每个人都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份、数据和资产

比如,我写了一篇文章,我授权给了某个平台,平台展示我的文章,并在文章下产生了一些评论。如果有一天我觉着这个平台不靠谱,我可以取消授权,同时将文章和评论授权给别的平台。实现真正的我的数据归我所有。再比如基于区块链点对点的特点,商品的买卖可以直接在交易双方进行,没有了中间平台抽成。

从2008年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到2021年NFT和元宇宙的爆发,Web3.0已经从一小撮极客圈子,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科技产业,并且在多个方面带来了技术和应用

可能大家还是觉着Web3.0现在还只是概念居多,但是在资本市场上Web3.0早已成为投资人眼里的香饽饽。

在政府层面上,也是同样在你追我敢

处在风口的Web3.0到底是资本炒作的工具,还是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

屠龙少年会不会终成恶龙?

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Xizi_pUnmbpjC    时间: 2025-2-26 07:42
垃圾内容,路过为证。
作者: 無痕    时间: 2025-2-26 19:05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在这里!
作者: 狼齿_    时间: 2025-2-27 17:38
路过 帮顶 嘿嘿




欢迎光临 智客公社 (https://bbs.cnaiplu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