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客公社
标题: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踩上“风火轮”练就“十八般武艺”
[打印本页]
作者:
机器人之家
时间:
昨天 09:37
标题: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踩上“风火轮”练就“十八般武艺”
⇧点蓝色字关注
“央视一套”
最近,国产DeepSeek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在国内掀起“人工智能热”。各行各业也是开足马力,开启了一场拥抱AI的“抢滩登陆战”,各种人工智能新场景、新应用层出不穷。
新技术催生新场景
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启航
造一台人形机器人究竟有多复杂?近距离看人形机器人内部是什么感受?这是成都市的一家智能硬件中试平台,新年一过,这里已经开足马力,十多条生产线,二十多个项目在并行生产。
“中试”
是科研项目从概念走向应用的关键一环。在这个中试车间里,一条条试验线、组装线忙碌运转,来自
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服务机器人
等领域的技术产品正在进行性能测试和小批量试制。工作人员介绍,开年以来,每周都有新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像这台采用AI视觉识别技术的交通摄像头,即将投向市场。
[attach]852462[/attach]
蜂鸟智造智能硬件中试研发平台工程技术部经理 周江:
现在的订单计划已经排到了三季度了。AI类的产品明显有一个增加,去年我们同时期大概就是1~2款AI类的产品在做,今年有一半以上都是跟AI相关的。
[attach]852463[/attach]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快速实现成果转化?
在几公里之外的成都科创生态岛,刚投运一年多,就已注册科创企业近千家。在这里,大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全岛进行可视化管理,小到用机器人为访客做一杯拉花咖啡,或是用手机向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客服进行咨询,
一座“岛”就是一个巨大的应用场景验证中心。
[attach]852464[/attach]
走进科创岛的这家机器人研发企业,仿佛进入了一座繁忙的机器人训练场。一边,工程师在测试机械臂自主识别分类物品的能力,另一边,
双轮足机器人
在训练攀爬楼梯。还有可隔空操控的“五指灵巧手”、能精准清理杂草的
农业机器人
……一项项人工智能技术的测试场景令人目不暇接。负责人介绍,春节以来,他们几乎每天都是“火力全开”,加快进度将新品推向市场。
[attach]852465[/attach]
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 陈洋:
4月份的时候会发布文旅类型的机器人,5月份的时候会发布农业场景的机器人,6月份的时候会发布“贡嘎一号”(机器人)最新版的产品,运用于我们家庭康养的场景。
[attach]852466[/attach]
AI技术成果转化持续加速,科研人员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在不断催生新的应用空间。
一家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里,正在进行一场头脑风暴。原来,他们正在开发一项空间智能技术,
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理解和认知
,从而赋能千行百业,相关的研制工作已在加速推进。
[attach]852467[/attach]
眼下,成都已建设
60余个
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关的创新平台,2024年产业规模
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39%,算力更是增长了7倍。
那么今年如何更进一步,推动产业实现跃升?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工作专班,每天的工作计划排得满满当当。
[attach]852468[/attach]
将搜集到的诉求和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像这样的企业诉求摸底对接会,这里每周都要开上好几次。在这份任务清单上,密密麻麻地列明了接下来要完成的目标。
[attach]852469[/attach]
成都市经信局人工智能产业处副处长 蒋炆伶:
目前已经计划了40多项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为推动
工业、商务、教育、医疗
等领域的应用。重点培育行业大模型,建设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发布场景机会清单,开放机器人标志性应用场景,力争今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
在各行各业“落地生花”
人工智能企业焕发出蓬勃活力,一项项新技术新产品加速走向市场。
不仅仅是在成都,开年以来,全国多地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
春节刚过,广东东莞发布的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就是
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
。这几天,当地的一家科技企业就在加紧测试一款
智能分拣机器人
,它可以自动识别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货物,靠的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平台,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上一个“AI大脑”。
[attach]852470[/attach]
河南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
“人工智能+”行动
,赋能产业焕新升级。在焦作的一家新材料企业,最近就用上了安全生产大模型,极大提高了工厂安全运行效率。
[attach]852471[/attach]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信息部部长 刘海庆:
这个安全生产大模型,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多类型、多领域、多维度安全能力获取,让我们的安全综合管理效率提升20%,安全管理综合成本降低15%。
[attach]852472[/attach]
眼下,
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为外贸赋能。
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春节过后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达50%,其中AI外贸产品为6.9万国内商家出海提供了服务。
[attach]852473[/attach]
浙江义乌的这家包装制品厂,海外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份。企业负责人把AI比作他的“定制军师”,客户、订单、物流、财务全都交给它,甚至对员工的培训也通过AI来进行。
[attach]852474[/attach]
此外,
还有更多城市加紧布局人工智能赛道
。北京将继续强化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上海将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深化AI应用;深圳、杭州等地则在大模型、智能硬件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通过各地发挥核心资源优势,形成区域间协作,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落地生花”。
AI行业从业者的新年新干劲
各地发展人工智能热火朝天,AI行业的从业者们也是干劲儿十足。新的一年,他们有哪些新目标、新愿望要去突破、去实现?一起来看看。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ID:CCTV-channel1)综合《朝闻天下》、央视新闻客户端
关注“央视一套”视频
号
▼点击
“阅读原文”
关注央视频
【央视一套
】
账号
欢迎光临 智客公社 (https://bbs.cnaiplu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