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客公社

标题: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科新松推动协作机器人实现“四两拨千斤” [打印本页]

作者: pingming    时间: 2025-1-23 12:07
标题: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科新松推动协作机器人实现“四两拨千斤”
[attach]845907[/attach]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器人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前沿的协作机器人市场,预计2028年销量将达12.4万台,市场规模超过70亿元。

作为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新松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新松”)于2014年在上海浦东成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多个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研发的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半导体、3C、医疗健康、食品药品、服饰纺织等多个行业。

更好服务工业生产

在谈到企业成立的初衷时,中科新松总经理李法设说:“未来,整个制造的模式以及个人生活需求的变化,会对人的属性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做体现出人的特性的一款机器人产品,更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

产品研发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2018年,新一代产品在为客户安装使用时“碰壁”。李法设发现生产需求和产品定义不能完全匹配,后续对产品做了诸多调整,最终令客户非常满意。

随着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发生变化和定制化、小批量的生产涌现,变更产线和工艺等情况频发。协作机器人具有容易部署的特点以及和人之间的相互协同性,非常契合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attach]845908[/attach]

人的手臂有七个自由度,可以在非常狭小的空间完成复杂性和柔性化的作业需求,这也是中科新松最早的研究领域。2015年,公司旗下品牌多可(DUCO)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七轴协作机器人面世,标志着中国协作机器人进入国际竞争赛道。

“经过十多年的研发,我们在多个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所有核心部件均为自主研发。从最底层的操作系统本身,构建了机器人自己核心的算法、核心的控制以及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系统等。”李法设表示。

中科新松的机器人可在自身重量较小的情况下达到较大的负载值,致力于让协作机器人做到“四两拨千斤”。目前,中科新松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半导体、3C、医疗健康、食品药品、服饰纺织等多个行业,可实现智能拣选、焊接、上下料、装配、拧钉、质量检验、搬运等功能。公司产品还出口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区。

深入研究具身智能场景

协作机器人作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领域之一,五年前三成至四成产品是以进口为主,但现在国产比例已占到八成至九成。

《2024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26.10%;预计到2028年将达12.4万台,市场规模超过70亿元。

[attach]845909[/attach]

如何更好和客户需求建立连接?中科新松尽可能把产品放到某个具体的场景和行业里完善和迭代产品,让产品能满足垂直类场景的应用点。

中科新松基于对机器人底层技术及工业场景的深入理解,深入研究具身智能场景化应用及落地,例如检测、装配、物流等场景。通过不懈努力,让机器人和AI结合得更紧密,为客户打造有价值和完整的产品服务。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中科新松始终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率先取得多项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也创造了很多行业第一。2015年,国内首个双臂协作机器人诞生;2018年,生产出国内首个移动协作机器人;2022年,率先开发国内首台25公斤大负载协作机器人;2023年,推出中国首创2米长臂展协作机器人……

中科新松一直非常注重研发资源投入。目前,公司约有40%的工作人员是研发人员,研发经费占到营业收入20%至25%。

中科新松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协作机器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此外,公司还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拥有专利数量超过200项。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作者: 邱国平    时间: 2025-1-24 14:55
楼主永远支持你,无论怎样
作者: heromxs    时间: 2025-1-25 10:55
LZ是天才,坚定完毕
作者: 章子仪    时间: 2025-1-26 09:56
对不起,我就来看看,不说话




欢迎光临 智客公社 (https://bbs.cnaiplu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