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产业链生态图谱解析

  往年5月,多次传出上市传闻的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正式踏上了上市的征程,再度将在线音频推下风口。
  在线音频的优势在于它具有碎片化、多场景和陪伴感等特征,因此适用于做饭、跑步等日常生活的系统工夫段。过去的几年里,在线音频的流量不断保持了疾速增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5.7亿人,估计将来继续保持波动增长,2022年将达到6.9亿人。
  随着在线音频覆盖用户群体的扩展,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们就顺势加快了各自入场的步伐。去年TME、字节跳动、快手分别发布了酷我畅听、番茄畅听、皮艇等音频运用。在往年1月TME以27亿元全资收买懒人听书之后,4月TME进一步宣布将旗下酷我畅听与懒人听书合并晋级,推出全新的长音频品牌“懒人畅听”,TME在长音频范畴的规划进一步集中。截止2020年底,TME长音频业务MAU打破1亿,长大速度非常惊人。
  各大厂进驻音频范畴,充分表现了音频行业炙手可热的范畴前景。而高速长大的在线音频赛道,孕育哪些标杆企业呢?
  中国在线音频行业产业图谱分析
  在线音频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其中下游为内容资源,触及有声书版权方(包括中文在线、掌阅、阅文听书等)、内容消费方(包括个人UGC、PGC团队、讯飞配音等)、技术研发方(包括科大讯飞、云知声等)三大主体。有声书的内容依赖于已出版的实体书籍或网络文学,在线音频平台需求购买版权答应以获得播放权。内容消费者则呈现多元趋向,内容既可以由专业的媒介组织,又可以由专业爱好者、专业用户消费。
  中游作为传播方,包括各类在线音频平台及渠道运营商。中游平台次要接手文字内容及各类原版音频内容停止加工整合。平台类型涵盖综合性音频平台(如荔枝、喜马拉雅、蜻蜓FM等)、社交音频平台(如TIYA)、垂直音频平台(如懒人听书、金庸)、平台衍生音频内容(如酷狗、网易云、斗鱼)。当前中游环节较为主流的在线音频内容分发渠道包括移动端运用商店、智能家居厂商、车辆终端厂商等。而下游则是收听方,次要为用户。


  中游综合性音频平台标杆案例分析——喜马拉雅
  企业简介
  公开材料显示,喜马拉雅创立于2012年8月,努力于在线音频分享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成为音频范畴的YouTube。平台以“用声响分享人类智慧”为使命,首创PUGC内容生态,不只引领着音频行业的创新,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文明和自媒体人投身音频内容创业。目前,喜马拉雅已成为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在线移动音频分享平台之一。
  往年5月1日清晨,喜马拉雅向美国证券买卖委员会(SEC)提交了初次公开发行(IPO)央求,计划在纽约证券买卖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XIMA”,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和中金为联席承销商。
  融资历程
  截至目前,喜马拉雅曾经阅历了9轮融资,从2014年到2018年保持至少每年一笔融资的速度。在2018年知识付费火热的时分,喜马拉雅完成总金额高达40亿元的融资后,估值超过240亿元。
  招股书显示,腾讯、阅文、百度、小米、好将来、索尼音乐为喜马拉雅战略投资者,次要财务投资者则包括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挚信资本、高盛、兴隆投资、创世伙伴资本、普华资本、合鲸资本等。
  内容形式
  喜马拉雅平台的内容形式次要有三种,一种是PGC(专业消费内容),经过与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获得下游版权商的独家版权。截至2020年末,喜马拉雅曾经与中信出版社、晋江文学网等140多家内容机构建立了合作联络,播放专业的内容。此外,在音频文娱方面,喜马拉雅与德云社、官方艺术表演集团、吴晓波、余秋雨等合作。另一种是PUGC(专业用户消费内容),喜马拉雅选择潜力的创作者,为其提供支持;还有一种则是UGC,用户自主消费内容。
  喜马拉雅仰仗海量的音频内容,将不同爱好和兴味的用户聚集在了一同,使得其MAU内行业内也处于高位。艾媒北极星数据显示,2021年4月,喜马拉雅、荔枝FM、蜻蜓FM是在线音频前三名,月活分别为7338万、5143万、2264万。
  财务数据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2020年,喜马拉雅营收分别为14.8亿元、26.8亿元和40.5亿元。2021年一季度,喜马拉雅完成营收11.55亿元,同比增长65.20%。
  喜马拉雅的支出次要来自于订阅(内容付费)、广告(流质变现)、在线直播(虚拟物品销售分成)、教育服务(课程付费)以及由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物联网设备、IP衍生、定制音频、音频及文本销售)产生的支出。
  2018-2020年,喜马拉雅的订阅支出依次为6.44亿元、12.40亿元、17.53亿元,支出比为43.6%、46.3%、43.3%,基本没有低于总支出四成比例。广告业务方面,2018-2020年,支出由4.19亿元增至10.72亿元,2019年、2020年同比增幅46.92%、73.94%。在线直播业务方面,截至2020年末,该业务贡献7.18亿元支出。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喜马拉雅全场景月活跃用户已达到2.50亿,包括喜马拉雅移动端月活用户1.04亿和IoT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月活用户1.46亿。此外,喜马拉雅移动端用户日均收听时长从2018年的123分钟增长到了2020年的141分钟。
  喜马拉雅表示,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背景下,“音频”行业的发展势在必然。由于音频的伴随特性,音频拥有广泛的运用场景,比如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用电器、智能家居、车载结合,是物联网场景服务的黄金搭档。而将来,喜马拉雅将继续深化发掘不同运用场景,并依托5G和物联网技术,让技术与场景是完成愈加丰满的赋能。
  下游技术研发方标杆案例分析——云知声
  企业简介
  公开材料显示,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是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顶尖智能语音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厦门、合肥设有子公司,目前员工接超过500人。
  云知声提供跨硬件平台、跨运用场景,端云一体的人工智能全体处理方案,广泛运用于家居、医疗、金融、教育、交通、汽车、地产等范畴。迄今为止,云知声的合作伙伴数量超2万家,次要客户涵盖安全、世茂、吉利、格力、美的、海尔、华为、京东、360等头部企业,覆盖用户超2亿,云平台日调用量超5.7亿次,覆盖设备超2.5亿台。
  云知声的愿景是“智享将来”。从1956年终次提出人工智能(AI)概念末尾,到如今曾经60多年。随着2016年AlphaGo击败李世石,人工智能也迎来了第三次春天。互联网曾经阅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如今正在迈向万物智联时代。将来将从“以设备为中心”提高为“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中心"。万物对人类的服务将变得“自动”,它们经过芯片感知你的生活目的,并自动提供最温馨的服务。渴了无机器人自动把水送上,饿了电饭煲自动做饭,热了空调自动开启降温,甚至连灯光也会随外界光线和你的需求变得明亮或者暗淡。而这一切,并不需求你手动或言语输入什么指令,只需“智享将来”。
  从2012年成立至今,云知声汇集了一群有梦想和共同愿景的人,置信科技改变世界,人工智能会让将来生活更好。他们来自IBM、浩大、摩根大通、中科院、剑桥等全球顶尖公司和院校,拥有丰富的商业运营阅历和深沉的技术背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弱小支撑。其中,UnisoundAILabs(云知声人工智能研讨院)研讨员全部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占比超过45%,多人具有超过十年的研发和运用阅历,经过多年技术创新、实际和积累,云知声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软件著作权。云知声的产品和运营团队则汇聚了来自纽昂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麦肯锡、闪迪、网易、蓝色光标等国内外知名公司的优秀人才。
  据悉,云知声于2020年11月3日递交招股阐明书拟在科创板上市,中金公司担任保荐机构兼主承销商,国泰君安为联席主承销商。同年12月1日,云知声收到首轮审核问询函。往年2月19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2021年2月18日,云知声因撤回发行上市央求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根据《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二),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对于暂缓上市,云知宣称“要把业务做好”。
  融资历程
  成立至今,云知声完成了9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10亿元。在投资方的阵容上,也不乏启明创投、京东数科等知名的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
  2019年4月1日,云知声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为中金公司、东方证券及清和泉资本,还曾在2018年7月完成6亿元C+轮融资,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C轮共融资1亿美元,投资方为前海梧桐并购基金,创下语音技术范畴单轮融资最高记录。2014年公司获得了高通创投及老股东启明创投的B轮融资。
  产品战略
  云知声在2014年率先提出了“云-端-芯”的“全栈”规划产品战略。该战略的作用是对众多语音核心技术的模块化梳理和整合,可以面对市场多样化场景需求,拥有疾速产品化的才能。其中,“云”次要处理终端智能化成绩,“端”次要处理AI运用场景化成绩,“芯片”可加速AI运用的落地。
  随后,在2015年移动互联网达到红利顶点的时分,云知声决议要做AI芯片。2018年5月,云知声推出了首款AI语音芯片“雨燕”,成为行业内首家宣布造芯并成功量产的AI语音公司。据悉,“雨燕”次要用于生活场景下的白色家电、智能音箱及中控,工作形状下功耗小于800mW,延迟低于300ms。
  2019年,云知声进一步扩展芯片产品可适配的物联网设备范围,陆续推出车规级芯片“雪豹”和面向家居范畴的第二款晋级版芯片“蜂鸟”系列,启动具有“图像+语音”多模态交互功能的芯片“海豚”的研发。截止目前,“雨燕”、“蜂鸟”系列均已量产,既直接对外销售,也自用于部分公司模组和零件类产品,而“雪豹”已进入产品波动性测试及车规阶段,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完成量产。
  理想上,AI语音芯片的量产,为云知声“云-端-芯”产品战略商业化落地做好了铺垫。详细来看,云知声自主研发的三类芯片IP(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I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IP、图像处理芯片IP),均曾经投入运用,并且持续的优化,其运用场景涵盖了智能家居、智能医疗、车在产品、教育机器人等语音、图像的交互场景中。
  其中,在医疗范畴,云知声率先落地,在医院场景的优势放大。据悉,云知声医疗产品及处理方案已落地600+医院,阅历丰富;10万+全科室医学标注语料;威望临床知识图谱。
  2020年,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接触的场景需求将AI语音的需求推向了台前。疫情时期,云知声的“智能防疫外呼机器人”可提供全体自动快捷呼出、全程录音备查、自动高准确度转写、自动标记重点防控对象等服务,并自动生成排查图文报告,全国各地排查人数接近300万。不只协助缓解了一线防控人员的工作压力,更有效降低了人员接触式交叉感染的风险。
  财务数据
  据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6月时期,云知声营收分别为0.61亿元、1.96亿元、2.19亿元及0.85万元,其中2018年同比下跌221.49%。因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云知声完成2345.85万元营业支出,较上年同期下降46.44%。
  从支出类别来看,智能语音交互产品、智慧物联处理方案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是云知声的三大支出来源,这三项产品(服务)则在不同时期撑起了其主营支出。其中,智能语音交互产品2017年、2018年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6.73%和79.16%,2019年降至62.56%,2020年上半年只要28.18%。同时智慧物联处理方案的营收占比不断添加,从2017年的0增至2019年的22.96%,再到2020上半年的67.25%。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营收占比不断不高,最低为2017年的3%,最高则为2019年的15%。


  在研发方面,云知声不断保持高额投入。在过去三年半内(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亿元、1.5亿元、2.58亿元及9242万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63.55%、77.62%、117.78%和109.14%。这家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为107%。
  云知声表示,公司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构建了自下而上的全栈人工智能技术体系,自主搭建了Atlas超算平台,将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广泛运用于信号降噪加强、语音辨认、声纹辨认、语音合成等技术开发,并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全栈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建设具有周期较长、投入较高的特性,对研发人员才能要求较高,需求公司投入大量的工夫及资金停止开发、整合及完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