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无人驾驶又有突破,但一千多万司机的未来在哪里

6月4日,工信部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以下简称四部门),共同公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
和以往公布的信息对比,这次发布会透露的细节简直爆炸。
一是参与的部门多了住房城乡建设部,意味着无人驾驶的道路配套也会同步开展,无人驾驶不再是实验性质,而是真刀真枪的上马实干。后续一些专门为无人驾驶配套的道路指示牌、专用道路、甚至信号基站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二是这次进入试点的汽车,除了乘用车之外,多了两家货车和客车公司。目前各大车企都在卷乘用车的智能驾驶,货车和客车的智能驾驶信息,一直没有太多波澜。


这次却有两家客货车公司出乎意料进入名单。不过这也不难理解,客货车作为名副其实的商用车,无论是每辆车每年的司机工资成本,还是车辆每年天量的行驶里程积累的数据,都是无人驾驶技术最爱的香饽饽。





我查到的最新数据,2024年1-5月的重卡销量数据,即约为43.1万辆,推算全年也有103万的销量。
2022年末全国拥有载货汽车1166万辆。单货车这一项就有上千万的司机体量可以被无人驾驶技术替代,每年节省的工资费用可以达到上万亿,这不得眼馋到滋滋冒油。
我没搞到客车的保有数据,但据我查到的数据推测,保守估计也有二百万量,这又对应着200万的司机岗位。虽然市场不及货车市场大,但无人驾驶技术普及之后,每年工资开支节省上千亿也轻轻松松。
但是本能驱使我无法只算省了多少钱这笔经济账,还要算算社会账。
一千多万辆客货车普及无人驾驶技术后,确实每年可以节省上万亿的开支,但也意味着会有一千多万的司机失去工作。他们的背后是一千多万个家庭,关乎着五千多万人,乃至七八千万人的家庭收入,生活水平。
也许很多人听到这个数据并不会感觉震惊,他们说我们有14亿人口,几千万人不会影响大局。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体量,一千多万家里顶梁柱失去工作,代表这个国家国民经济收入倒退几十年,直接从餐餐大鱼大肉作伴,倒退到顿顿吃糠咽菜为食,不知道你会作何感想。
也许还会有人说我危言耸听,他们会说,不做司机这一行,他们也会找到其他的工作挣钱养家。
这话不假,但问题出在他们很难再找到一份收入比得上开大货车的工作。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一份月入一万块的工作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不去开车当司机,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会腰斩,意味着老人每天少吃一个鸡蛋,孩子少了一件新衣,妻子脸上却多了一份愁容。
技术信徒会吟唱,新技术总是会消灭一部分工作岗位,但也会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
无人驾驶技术会代替司机的工作,但无人驾驶技术也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这便是熊彼特“创造性破坏”。
但是,亲爱的达瓦里希,难道你没有发现,今天的新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在拼命向减少工作岗位方向狂奔吗?





所有技术发展的方向都是在力求用机器代替人工,减少劳动力。无人驾驶会消灭一千多万个就业岗位,但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能不能一比一复刻同样数量的工作机会,哪怕一比零点五也行。
无人驾驶即使提供了就业机会,都是需要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能胜任的工作,又有几个是司机能从事。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这光明前途的背后,会是一条多么曲折的道路啊!
从1785年瓦塔改良蒸汽机至今,确实走出一条光明大路,但过程中的曲折,也未免太过于艰难。艰难到每次需要为人类光明前途让路的,都是同一批人。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全力发展生产力,取得了全球瞩目成就。
这当然令人赞叹,但当我们低头审视,会发现科技的进步并没有让所有人都受益。我想是时候思考一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否匹配。
谢谢你的关注和转发,这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xiao1521 2024-6-13 07:00:09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啥吧。。。就是这个。。。你知道我要说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路过 帮顶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