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民间和官方的统计数据,一季度一二线市场和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出现明显分化,尤其是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场量跌价涨。由于土地市场与新房市场互为影响,很可能上述状况将是一两个季度后新房市场的镜像。深圳房产百科的相关问题可以到网站了解下,我们是业内领域专业的平台,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相信可以帮到您,值得您的信赖!https://m.kfang.com/gabk
从国土部发布的数据看,全国供地呈现量少价增的趋势。一季度全国房地产用地7万公顷,供应下降38%。值得重视的是,全国主要城市的地价有所上涨,1个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上涨3%。
中原地产比较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4月以来,一线城市住宅土地成交楼面价、溢价率均创纪录,平均楼面价达到了9元每平米,溢价率为637%这是自年以来的单月比较高溢价率,年至今,仅年1月份和年8月份宅地出让溢价率超过了60%;同时,平均楼面价每平方米达到9元也是年以来宅地出让的比较高楼面价。
此外,一季度一线城市土地供应仅相当于年的%。一季度一线城市土地成交的总建筑面积也是比较近年的比较低点。
另一方面,房企的业绩并不理想。年一季度,业绩前企业仅6家现业绩同比增长,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一季度TOP企业平均销售金额较年同期下降37%。一季度推盘项目的去化率平均为52%左右,只有深圳、杭州、南京等达到8成。
从这么多的数据中可以发现,虽然资金面开始比之前宽松,各地政策频频松绑,但二季度在成交量还没有普遍复苏的背景下,库存是制约房价上涨的比较大因素:年竣工面积亿平方米左右,约10万套(按每套0平方米),而按照往年的经验,平均每年房地产消化能力在800万-900万套。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房贷新政迅速落、销量迅速上升的城市,比如深圳、北京,开发商开始了涨价,深圳星河传奇新货单价上涨了4500元,北京合生创展的项目率先宣布涨价等。而更多库存量在个月以上的城市,开发商还是以平价跑量为主,当中包括了杭州这类标志性城市。同理,开发商对于不同城市的土地市场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比如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在解读今年发展战略时就曾强调,要全面退出线城市,更关注一二线城市的旧城改造。
前几年房地产企业通过提升内部效率、高周转模式现跨越式增长,但高周转意味着高库存,在年的低迷市场环境下,这种模式的弊端越发明显。从今年二季度到下半年,主要政策及资金环境持续宽松甚至微刺激,成为房企重新调整存货资产结构的机会。
在二季度这个开发商抓住时机去库存、调结构的窗口期,开发商的分城施策倾向会越来越明显,他们将把房价企稳反弹的希望寄托在人口净流入、库存不高、产业结构里高级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城市。比如一线城市风向标的北京,比较近北京市房协秘书长就已经透露,北京环新盘已经普遍进入万元时代。
而在四线城市除了减少拿地之外,开发商也可能会抓住允许户型调整的机会,把大户型改为更适销的低价刚需户型。比如曾经波澜不起的惠州楼市,在新政后第二周库存去化达到%,就是因为城区80-0平方米户型的热销。
未来库存压力小、产业结构中高附加值服务业占比较高的一二线城市,其上涨势头已经确立。四线城市则要学会等待,由于有了的托底政策,不会出现所谓崩盘,只要去库存效果达到合理值,也能获得见底复苏。
如果在四线城市有购置物业需求的,不妨看看当地是否推出了购置商品房作为保障房的政策。目前福建、四川、安徽、江苏、辽宁、内蒙古和贵州等省区凡是推出这类政策的,基本属于库存压力大、房价回暖动力不足的地区,比如比较早试点回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房的,就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今年回购商品房充当棚户区安置房高达45%的安徽芜湖,其新房楼价自年月的60元平方米一路下探至如今的5800元平方米,其间没有出现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