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密歇根州立大学曹长勇团队Adv.Mater. Tech.综述:软体匍匐机器人


软体匍匐机器人可以愈加安全有效地完成与人和未知环境的交互,在灾祸搜救、设备检查、军事侦查、药物保送和人类协助等方面具有广泛运用和宏大潜力,越来越多的遭到人们的关注


近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曹长勇团队详细总结了人们近年来在软体匍匐机器人范畴的最新研讨停顿,重点讨论了软体匍匐机器人的结构设计,驱动形式和运动方式。文章根据软体匍匐机器人采用的三种次要驱动方式:气/液压驱动、化学反应驱动和基于软活性材料的驱动,分类概括了相应范畴的最新停顿和成果。其中,文中着重讨论了基于软活性材料的软体匍匐机器人,涵盖的材料包括介电弹性体(DE),外形记忆合金(SMA),磁呼应弹性体(MAE),液晶弹性体(LCE),压电材料(PEM),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以及扭绕聚合物(TCP)等。针对每种驱动方式,经过具有代表性的软体匍匐机器人详细讨论了在执行器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以及功能方面的研讨成果和停顿。此外,不同驱动机制在匍匐机器人运动中的功能、代表性设计的优缺陷等停止了比较。总之,本文总结了软体匍匐机器人设计的最新停顿及关键技术,分析了软体匍匐机器人的将来发展趋向和应战,对展开软体匍匐机器人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指点意义。


图1. 基于气压驱动的软体匍匐机器人。(A)PN驱动器的变形原理;(B)多步态软体机器人;(C)PN执行器的两种不同气压形状下的变形;(D-F)蛇形软体机器人及其运动机理和气压驱动器的表示图;(G)应用基于剪纸的皮肤的构建的匍匐机器人;(H-I)由V-SPA模块构成的延续体机器人及其V-SPA驱动器结构;(J)管道匍匐的软体机器人以及(K)结构组成表示图。


图2. 基于气压驱动的软体行走机器人。(A-B)四足软体机器人及其采用的cVAM驱动器的结构设计;(C)在-90 kPa下的cVAM执行器的工作形状;(D)可全方向运动的软体模块化机器人;(E)软体圆柱状驱动器在不同压力状况下的变形;(F)机器人匍匐机理(蓝色代表正压力作用,红色代表负压作用);(G)依托气压推进的执行器所构成的三足软体机器人;(H-J)气体驱动的肢体变形与运动形状。


图3. 基于液压以及化学反应的软体匍匐机器人。(A-B)新型3D打印的六足机器人及其足部设计配置和(C)执行器结构;(D)基于化学反应推进的软体自控制机器人Octobot;(E)软体控制器中的单向阀和切换阀系统;(F)软体控制器中的振荡器改变Octobot的运动形状;(G)基于熄灭驱动的3D打印的软体腾跃机器人; (H)化学反应顺序包括:燃料运输、混合与点火;(I)单向腾跃运动过程中不同工夫步的地位变化。


图4. 基于介电高弹聚合物的软体行走机器人。(A)一种依托多层叠DEA驱动的仿生四足机器人;(B)多层叠DEA的电致驱动机理;(C)四足机器人的运动步态(摆动相与支撑相)以及曲柄滑块运动原理;(D)第一代Sungkyunkwan六足机器人S-Hex I;(E)足部驱动器的设计以及相应运动步态;(F)第二代Sungkyunkwan六足机器人S-Hex II;(G)改进的足部驱动器设计以及相应运动步态。


图5. 基于闭环构型介电高弹聚合物的软体匍匐机器人(滚动及滑动形式)。(A)可折叠DEA驱动软体匍匐机器人;(B)加强型可折叠DEA的CAD模型以及其(C)驱动机理;(D)基于多节DEMES驱动的软体滚动机器人(RSR);(E)单节DEMES结构驱动时的应力形状以及RSR的滚动原理;(F)由DEA构成身体以及六组EAA作为足的全方向可移动软体机器人(OSCR)及其(G)运动机理;(H)由闭环式DEA结构单元组装而成的匍匐机器人及其(I)滑行运动机理。


图6. 基于介电高弹聚合物的尺蠖式软体匍匐机器人。(A)基于DEA以及EAA的无牵引软体机器人;(B)EAA的驱动原理;(C)无牵引软体机器人的运动机理;(D)四足尺蠖型机器人及其(E)匍匐机理;(F)完成完全软体的匍匐机器人及其(G)运动原理;(H)“Trevor”软体机器人及其(I)运用的集成式DEO组件。


图7. 基于外形记忆合金的软体匍匐机器人。(A)毛毛虫式软体机器人GoQBot的结构设计;(B)3D打印的软体匍匐机器人;(C)外部SMA的陈列以及底部多摩擦系数结构设计;(D)海星状软体机器人及其(E)运动机理;(F)基于SMA生成的SSC结构所驱动的海龟型机器人以及其(G)运动原理;(H)由SMA弹簧以及各向异性摩擦衬垫组成的Omegabot软体机器人及其(I)匍匐与转向机理。


图8. 基于磁呼应弹性体的软体匍匐机器人。(A-B)多足磁控软体机器人;(C)打印制备疾速变形的软体机器人; (D)3D打印的磁控变弹性体在多种编程式磁场中的功能性演示,包括(a)基于不同磁场方向所展现出不同电子功能的可重组的电子设备;(b)可阻拦并抓取疾速移动物体的六面体结构;c)定点运送药片;d)施加磁场突转所惹起的3D收缩结构的程度腾跃。


图9. 基于液晶弹性体的软体匍匐机器人。(A)由CLCP多层薄膜结构组成的软体匍匐机器人;(B)紫外线与可见光对CLCP层长度变化的影响;(C)基于CLCP复合结构光致变形所产生的尺蠖式匍匐运动;(D)光驱使的毛毛虫状软体机器人;(E)根据特定分子取向而制造的LCE薄膜结构;(F)周期性激光束驱动的机器人匍匐运动;(G)基于LCE与CB制成的尺蠖型软体机器人以及(H)匍匐运动的步态分解。


图10. 基于压电材料的软体匍匐机器人。(A)运用弯曲的PVDF结构所制造的机器人及其在两种不同表面上的运动;(B)单层扁平PVDF结构与弯曲复合结构(PVDF与PI)的驱动原理;(C)基于左右两侧不对称摩擦所构成的匍匐运动。


图11. 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及扭绕聚合物的软体匍匐机器人。(A)由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单元(腿部与身体结构)组成的软体匍匐机器人;(B)模块化身体以及腿部的驱动原理以及机器人的组装;(C)依托身体结构扩张/紧缩以及腿部结构加紧/放松产生的匍匐运动;(D)由SCPAM驱动的尺蠖式机器人及(E)依托身体弯曲和各向异性摩擦完成的运动;(F)由TCP驱动器制成的匍匐机器人;(G-H)TCP机器人经过各向异性摩擦完成爬动。

以上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Technologie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生陈守锷,通讯作者为密歇根州立大学曹长勇教授。北方科技大学袁鸿雁教授、密歇根州立大学谭晓波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董立新教授等为论文共同作者。

论文链接:

Chen, S., Cao, Y., Sarparast, M., Yuan, H., Dong, L., Tan, X., Cao, C., Soft Crawling Robots: Design, Actuation, and Locomotion. Adv. Mater. Technol. 2019, 1900837

全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t.201900837

课题组网站:

www.caogroup.org


来源:高分子迷信前沿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讨论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络我们删除。

添加主编为好友微信号:polymer-xiang,请备注:名字-单位-职称-研讨方向),约请您加退学术圈、企业界、硕博联盟、北美、欧洲、塑料、橡塑弹性体、纤维、涂层黏合剂、油墨、凝胶、生物医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烯、纳米材料、表征技术、车用高分子、发泡、聚酰亚胺等一系列技术交流群。同时可以在菜单中“”,获取群目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3

xiaovq 2020-4-6 19:32: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求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ifi007 2020-4-7 19:23:10 显示全部楼层
OMG!介是啥东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vidLeeNo4 2020-4-8 21:10:13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