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客公社

标题: 当AI与教育相遇,会擦出什么火花?这场论坛上,嘉宾与未来对话…… [打印本页]

作者: Qung    时间: 2022-12-20 09:23
标题: 当AI与教育相遇,会擦出什么火花?这场论坛上,嘉宾与未来对话……
当AI与教育相遇,会擦出什么火花?

上海教育开展了哪些AI实践?

AI给上海校园带来哪些改变?

AI领域需要怎样的人才?

今天上午,以“来自未来的对话”为主题的外滩教育论坛举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副校长徐继红,亚马逊云科技资深首席科学家、亚马逊云科技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峥等嘉宾出席论坛,并畅谈AI与未来。

中小学三大方面应用AI

目前,在上海的校园环境中,人工智能教育已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未来生活环境的改变。

倪闽景在论坛中谈到,上海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人工智能的应用,二是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三是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改进应用,如个性化指导工具和智慧教室的出现等。

[attach]797461[/attach]

“人工智能教育不仅讲‘是什么’,而更应该是把人工智能相关的素养渗透在各学科的教育体系中,从而让学生成为未来学习的创造者。”张治分享了宝山区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举措,包括人工智能内容的教育、人工智能重塑教育和基于人工智能思维的教育这三方面。

在人工智能内容的教育上,宝山区正在努力将人工智能启蒙课程带入中小学;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方面,通过相关教育场景问题的解决来促进教育流程优化;在基于人工智能思维的教育上,宝山区不断进行着探索,构建教育大脑和教育智能体,促进教育范式重构,迭代教育内容,重塑教育结构,赋能师生。

[attach]797462[/attach]

张治坦言,不同于过去,如今宝山全区通过数字基座进行集成化的建设,实现智慧化改造,从而能够实现大量推广,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

“云技术“让校园更有温度

目前,越来越多的校园正努力构建一个能够实现软硬件配合的人工智能教育大环境,让孩子们从小熏陶在一个更加智慧的校园里,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便是这样一所学校。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加持,校园内的教和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徐继红在论坛上指出,老师得以更加全面精准地了解学生情况,更好地因材施教;学生也能够运用这些数据进行自我评价,实现“自适应”学习。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教师能够从数据中发现许多从前看不见的东西,如学生的答题速度、答题时所遇到的困难等。

[attach]797463[/attach]

徐继红介绍了卢湾一中心应用的众多“云技术”:

通过“云手表”,老师能够监控到学生的锻炼数据,学生也能够了解自己的锻炼情况;

“云笔”记录学生书写轨迹,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答题过程中的困难;

云端数据库,构建了孩子的数字画像,老师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学校还自主研发了“云课桌”,既可以分屏又能合作,让孩子之间的距离更紧密。

“卢湾一中心小学作为全国第一所将ipad引入课堂的学校,并不是为了技术而用技术。”徐继红特别指出,“虽然技术是冷冰冰的,但作为教育者,我们所希望的是用技术达到真正有温度的教育。”

AI时代人才特质不变

在论坛中,张峥表示,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数据的质量问题,隐私安全问题,模型的可解释性问题以及人才缺失问题等。其中,人才缺失问题是最为突出的。最近的数据报告显示,超过51%的企业无法招聘到需要的技术人才。

关于人才培养,张峥认为能够在专业道路上“走得远”的学生,必然喜欢并且擅长于此专业领域的内容。

此外,张峥认为在万千变化中人才的特质不变: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善于提问为什么;拥有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抽离出复杂问题背后的原理;具备出色的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

[attach]797464[/attach]

张峥指出,“在教育领域,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些长久的优秀特质,并着力去培养学生相关的能力。”

段微之认为,人工智能不是纯理论化的学科,而是跨学科的科学,其关键的点在于技术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即如何在现实环境下找到能够嵌入的使用场景。至于如何将人工智能嵌入教育领域,则需要从小带领孩子在玩中学,把人工智能带入实际生活中,启发并培养孩子学习人工智能的热情。

[attach]797465[/attach]

人工智能赋能未来的教育

论坛最后,嘉宾们分享了自己对于未来十年后的教育展望。

倪闽景表示,人工智能不仅是各种技术,更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新形态。社会一直处于不断地进化之中,人工智能的出现使社会进化至布满了神经网络的高级形态。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将会生活在人工智能之中。

张治将未来定义到2035年,他认为那时的教育将使得每个人的个性化都得到最大的尊重,让每个人都能在适合的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人工智能将赋能未来的教育,使我们更加读懂每个孩子。

徐继红从校长的角度出发,认为未来的学校将足以承载每一个孩子的爱和梦想,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孩子、成就孩子。

张峥认为,目前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资源瓶颈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两大问题亟需解决:教育需要细分化,专业知识需要被分享。

段微之站在人工智能结合教育的立场,总结三点:保持求知精神,坚持学以致用,用技术的力量增加教育的温度。

撰稿:实习生 徐稚懿 叶茜茜

白羽
作者: 玉纽扣    时间: 2022-12-20 09:23
转发了




欢迎光临 智客公社 (http://bbs.cnaiplu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