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凯佩克在一部科幻剧本中描述了一种有头脑有情感的机器,并命名为 robot。此后 robot 成为全球通用语,中国人翻译为“机器人”。
严格说来,机器人这种翻译不太确切,因为它未体现其智能化。那些外形像人可以行走但毫无智能的机械也称为机器人。在一些少儿读物和动画片中常见这种机械,还有些爱好者真造出了这种机械。
如果说,这种歧义还不算严重,后来的发展则出乎大多数人预料,把 robot 译为机器人显得越来越别扭。凯佩克描述的 robot 的确是人形,但 robot 从幻想变为现实后,发展出各种形状,于是不得不加上一个定语,分别称为鱼形机器人、蛇形机器人、狗形机器人等等。那究竟是一只狗还是一个人?这称呼听起来有点莫名其妙。更麻烦的是,真正的人形 robot 又不得不称为人形机器人。明明是机器人,还得说是人形,听上去十分滑稽可笑。
假如当初将 robot 译为罗伯特或是智能机,情况将完全不同。的确有人将 robot 译为罗伯特,但国人不喜欢音译,所以未流行开来。那么,叫做智能机如何?那么,各种智能机械可分别称为鱼形智能机、蛇形智能机、狗形智能机,以及人形智能机,这样要好得多。甚至可以直接简称为智能鱼机、智能蛇机、智能狗机、智能人机等等,岂不是更好?
智能手机也常被简称为智能机。这种歧义并不严重,在不同语境中很容易区分。
如今智能机正在大行其道,不久的将来会进入千家万户,机器人这种称呼还会带来更多麻烦,该改一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