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南京大学全国首推人工智能核心课程

2024年2月27日,南京大学发布了2024年9月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总体方案,在全国高校首开先河。



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南京大学将建设“1+X+Y”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以1门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X门人工智能素养课+Y门各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课为基础,从知识、能力、价值观与伦理三个维度开展教育教学,同时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在教学内容、师资团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推动变革。



01 1门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
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欧洲科学院院士周志华等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领衔。以“集体施教+小班主题研讨+实习实践+AI助教”为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处的智能时代,对人工智能的学科发展、前世今生、基本概念、基础技术、典型应用场景等有基本认识,能够从跨学科的角度思考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
02 X门人工智能素养课
发挥南京大学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以及数学等学科优势,开设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基本思维、基本技能的基础课,帮助学生普遍掌握人工智能应用实践的基本技能。
发挥南京大学文理综合性优势,开设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课,以案例教学为主,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在前沿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数字人文、数字经济、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03 Y门各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课
邀请各学科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开展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基于“AI for Science”和“AI for Hass”的前沿科研成果,开设以“课程+项目”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制课程。学生直接进驻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头部企业等产业平台,亲身体验和参与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面对未来智能化时代解决多学科领域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干事创业的创业家精神。
人工智能

那这大火的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一门研究和开发智能机器的计算机科学分支,其目标是创造出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系统。这些系统能够进行感知、理解、学习、推理、决策和执行等复杂的任务,类似于甚至超越人类在特定情境下的智能表现。
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教育部早在2018年就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





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